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蔡国三都——上蔡、新蔡、下蔡

发布时间:2015/1/23

   上蔡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上蔡县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厚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和人类文明进程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幕幕波兰壮阔的历史书卷,个个璀璨夺目的历史名人,曾在这里耀亮了人类历史的沉沉夜空,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瑰丽而神奇的传说,也留下了让人驻足凭吊、流连忘返的丰富文化遗迹。

   据清初《上蔡县志》记载:“伏义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为蔡。”几千年来,古蔡缔造了数度的繁荣,涌现了令人敬仰的乡贤名亡,有秦代“干古一相”之称的李斯,孔子七十二贤中,有六位都是上蔡人。现仍保存完好的蔡国故城、白龟庙、伏义画卦亭、蔡侯望河楼、李斯墓、蔡侯墓等古迹,己有千多年历史,它创造了中华文化之先,展现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聚集和发祥地之一。

建于公元前十世纪的古蔡国,历二十五代,约六百年,蔡氏祖根源于上蔡。根据《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记载:“汝南郡、楚之别也,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曰汝汾,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叔度于蔡,上蔡也。”历史上汝南泛指汝河故道以南的上蔡,汝南一带,属汝南郡,其治所在上蔡。

蔡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淇河中游,面积一五一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三十四万,主要工业有化肥、机械,农产品有小麦、大豆、棉花、烟叶等。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可达郑州、开封、驻马店及邻近市县。

新 蔡

蔡国传至十七世蔡平侯经楚平王协助复国,但国都残破,只得另觅国都,当时的楚国已经强大壮盛,而平侯为楚所立,便选择靠近楚国的古吕之地为都。《读史方与纪要》:“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迁都于此,故曰新蔡,汉置县,汉武帝分立新蔡郡,东魏置蔡州。”《汉书地理志》亦载:“新蔡古吕国,平侯迁至,吕以近楚也,因非故都,故名新蔡。”

新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北部与安徽交界。境内为淮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淇河、汝河沿岸地势低洼易涝。面积约一百零一万平方公里,民族以汉、回为主。主要工业有农机、化肥、酿酒、皮革、丝绸、制药、工艺美术。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红薯、棉花、油菜籽、芝麻。还盛产中药材。县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有通往郑州、洛阳、开封、驻马店、信阳、安徽阜阳等地及各乡的公路干线,交通十分便利。

下蔡县(安徽省凤台县)

自平侯死后,其子蔡朱继位,遭隐太子友之子东国的攻击,东国击败蔡朱自立为悼侯,悼侯之弟昭侯继位时,为报朝楚扣留之仇,联合吴、唐二军从淮河经豫章大败楚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从此结怨于楚。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 年)楚国军队围蔡,强迫蔡国迁至江汝之间,此后吴派大将泄庸率兵到蔡胁迫东迁,昭侯不得己而举国入吴国境内的州来,州来因地在上蔡下游,故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

凤台早在禹贡属徐扬二州之境。周代属青扬二州之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春秋时期先后为州来、下蔡国故邑,历史上有州来,下蔡之称。明代洪武二年将下蔡县并入寿州。

安徽省凤台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安徽省偏北部。县城距首都北京直线为八百一十八里,距省会合肥一百一十一公里,距淮南洞山三十公里。凤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矿藏丰富,物阜粮丰,交通便利,通讯先进,是颗璀璨的“淮上明珠”。

此地因“县有凤凰台,相傅曾有凤凰至”得名凤台县。凤台水光山色,风景优美,有历代兵家必争的要津——长淮第一峡(峡山口),为道教圣地―—茅仙洞青天观,有载入《中国名胜大字典》的黑龙潭,有千年古银杏、清代慰农亭,有战国名将廉颇墓、赵光胤饮马泉、刘金定梳妆台,有东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以少胜多的战例早己名扬海内外。凤台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花鼓灯艺术有“东方芭蕾”之美誉。

凤台是一个物产丰富、资源充沛的鱼米之乡、能源重地。面积1100 平方公里,人口69 万(城市人口10 万),辖20 个乡镇。凤台盛产小麦、水稻等农产品。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储量最多。

   与从兄蔡大武书

大武仁兄阁下久违:

古人云:“花萼相辉,棠棣竞秀。”你我兄弟虽是生身一脉,然竟未及一面,不啻同姓吴越耳。弟忆束发时,令祖公日秋二爹遣返过权,行色仓皇。尚至吾祖讳崇智公三皇街处一歇。吾祖举家欢迎,热情招待。全未以“非我族类”而拒之门外。茶余饭后,二爹教我八段锦“两手并举理天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迄今未敢忘矣。追文革中,小弟重病染身,家贫无钱药医,奈何投身乡下,余以两根甘蔗拜谒府上,蒙日秋二爹不弃,再教不肖从孙太极拳,又何敢忘焉?往事依稀,弹指已经三十六年矣。遥想当年,政治气氛十分恶劣,你家老屋依旧,然门前冷落车马稀,令祖大人如处囹圄一般。谁敢上你家门者?唯小弟蔡大金也!今读新修族《谱》,尔祖系党国上校,名彰《谱》册;而吾祖乃一介平民,事不足记载,掩卷思而再三,不禁脊背透凉,心灰意冷。想我先祖先妣生前为人老实厚道,虽不识一字,然于礼义未忘,亲情难割,每待湾中来客如家人,樟湾男女老幼,有口皆碑。若谓“清廉门第,,忠厚人家”也是不过份的。讵料人走茶凉。逝后,族人竟将“一饭之恩”忘乎大半。吾祖生三男二女,《谱》仅录三男,遗漏我大姑、二姑名。尤我清荣大姑,现在武昌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副处级退休,最得祖父生前喜欢。《谱》不录其名,叫我祖父地下作何感想?及至我兄弟六人、堂弟、堂妹名下,错讹竟达十数处之多。小弟不明吾祖何罪,竟遭此不测。吾祖有幸躲过土改一劫,奈何无力逃过《宗谱》一劫矣。抚《谱》之际,小弟不知所云。唯以泪洗面,奔走于宗亲之间,呼号于樟湾之野。叹老天无眼,小弟不能以正名份而尽孝祖宗在天之灵,偏这《谱》志落入庸妄之手,且与事实抵牾,又怎能将我蔡氏列祖列宗之余辉发扬光大焉?前已就此信询修《谱》人正伟叔等处,今再拜函老兄,仅就吾族“堂号”一事,请教阁下知次:

《蔡氏宗谱》所载仁兄《堂号考略》一文或失考。蔡氏宗庙“济阳堂”之号,非是兄文所云。自楚灭蔡后,蔡国后裔虽多有南奔北窜者,但在先秦两汉时期尚处比较稳定阶段。只是到了东汉后期,随着陈留蔡邕伯喈公的叔叔蔡质党锢问题蔡氏家族才逐渐动荡不安起来。又因邕公髡刑流放、赦免又逃,形成蔡氏家族第二次大转徒时期邕公逃难都到了一些什么地方呢?是带及家眷,还是孤身一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后汉书》蔡邕本传说得很模糊。自九十年代初直到现在,小弟专门为此探讨了十二年之久。其成果除了见署于拙文《曹娥碑蔡邕题字考析》外,大部分尚未发表。许多得来不易之资料,留待晚年拟撰一部《蔡邕传》。记得刊载拙文的杂志是安徽的《中华谜联》。弟在96 年的时候,曾将该刊寄湾中,后听说转入正谟叔之手。不知大武兄知道这些情况否?拙文幸获中华谜坛“十佳论文”称号。这个荣誉在谜界已是很高了。但在学界,也许微不足道。拙文以坚实的论据,证明了蔡邕公逃越避难事实,并对某些学者和教授的偏颇之见展开了驳斥。考订了中郎邕公“远迹误会”及返回中原的路线和时间.应该说,小弟在“蔡邕研究”这个狭小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突破。中郎约在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 年)底,从家乡陈留圉出发,经考城(今兰考,晋蔡谟故乡),沿黄河旧道赴山东太山平阳(后汉羊续故乡),略作停顿,旋又沿山东海岸南下,到钱塘江口,入会稽上虞深山中。蔡邕在会稽等地隐居了六至八年之久,其间或返回太山。今上虞西南有个地名叫“蔡墓山”,孙代不绝嗣,如为《谱》作序的民国蔡孑民公便是那个地方的人。所有这些,无不与中郎逃难至彼有关。后闻朝政数变,邕公稍感安全,于是携王充《论衡》及赵晔简稿,溯富春水道而西,翻雁荡跋武夷返回中原。途中登九嶷,赋《九嶷山铭》。铭石早毁,遗文仅存唐《艺文类聚》。今铭为宋人刻石。后顺湘江而下,到洞庭吊屈原,次居荆襄,闻汉末名士陈寔逝,赴许昌祭吊撰碑。碑今不存,残文仅见《世说新语》等书。三国时有个攻打蜀国的名将叫邓艾,曾读到中郎所撰碑,感其“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几字,遂改名为“范”,字士则。可见当时仕人对中郎及文是多么景仰和崇拜。且中郎之影响非仅于此。后来在吴国当了垂相的顾雍以及“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当初都曾是中郎老祖的高徒。尤其是吴县的顾雍因慕邕公才高,故取名为“雍”(与“邕”谐音)。此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略有记载。故延至宋代,俟王荆公女婿蔡卞元度公在越州做官撰《孝女曹娥碑》时,径将蔡邕之名写作“蔡雍”。至以许多学者不解其中缘故,常疑堂堂越州知府大人,何将自己祖先的名字写错?小弟今说穿了,不过取典避讳而已。然书未读到至关处,哪怕教授,也有疏忽的时候。元度公书法遒劲。后人所谓“苏黄米蔡”,其实应包括京、卞昆仲也。蔡书曹娥碑今还在,即此足资吾家历史源远流长、树大根深,非是浅薄之徒能穿凿。然中郎公足迹湘中时,又曾到过湖南哪些地方呢?是否有族人随往呢?为何湖南迄今蔡氏绵续不断呢?又为何有个“樟树镇”呢?凡此种种乃小弟欲想解答、而又没有能力和精力解答处。今叙诸多,为便于下文转入“济阳堂”由来之论也。

自蔡邕公后,有两大人物值得注意。一是蔡邕的外孙、西晋大臣羊祜(曾都督荆州军事);一是蔡邕的从曾孙、东晋大臣蔡谟。二公在《晋书》皆有传。何二公能在两晋朝廷做如此大官?乃因羊皇后故也。晋武帝司马炎妻景献羊皇后乃蔡邕之孙女,其胞弟便是名震荆州的羊祜!羊祜建议伐吴有功,得封“关内侯’,封爵却让给了远在吴国边陲的邕公之孙蔡袭。上述事实表明,邕公非史书所谓“无嗣”,亦非仅一女文姬,辄另有女嫁与羊家。提起这事的是清朝初年有个学者叫王山史。说起来,他与吾家十世祖衡庵公尚有点关系。康熙十七年,王山史与衡庵公绍芳同登“博学鸿词科”。然此人赴京不就,以病坚辞。后回陕西华山隐居。恰巧衡庵公宛马陕西。想见二人原本应该是非常熟悉的。王山史,陕西华阴人,本名弘撰,号山史,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有一本《山志》。书中自称残忍杀害蔡邕的王允为“吾家司徒”,只字不提近在咫尺的同科衡庵公。由此可见,此人对吾蔡氏之祖是从中郎开始,直到衡庵公,都是非常鄙恶的。追溯历史,因王允杀吾家中郎故事,蔡、王两家结怨颇深。从《世说》 “王丞相轻蔡公”等语可以看出,这种怨结直到东晋蔡谟公也未缓解。大约到了北宋,随着蔡卞娶荆公女,怨情稍怠。未曾料,清初的王山史还深怀偏见.王山史对我蔡家的历史,有说对了的地方,也有大谬不然之处,待小弟有功夫,再慢慢与他理论。现在单说蔡谟公。

谟公系我蔡姓史上一个深谋远虑、举足轻重的人物。父乃蔡克(《晋书》如此。据《晋诸公赞》和《蔡充别传》应为“蔡充”。今《谱》作“蔡克”。暂存讹,留待今后辩讹)。父子同为晋代名臣、名彰史册。惜《谱》将父名排于子名之后,致以次序颠倒,昭穆移位,遗误后人匪浅;亦可证前人修《谱》也多存错讹。无怪清代王士慎、纪晓岚等淹通之士,每叹谱谍不真。今据《晋书》、《世说新语》、《资治通鉴》等书,考明谟公字道明,河南济阳考城人。按《晋书》作“陈留考城人”或误。考城故址即今兰考,汉时置济阳县,有武帝行官于斯。晋惠帝时分陈留为济阳国,领济阳、考城诸县。此即“济阳考城”宗族堂号之真正来源。谟公初随司马睿为椽。建兴元年,睿遣世子绍镇广陵,以谟为参军。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以谟公平苏峻之功,封“济阳男”。旋迁太常大夫。咸康五年,以“时有否泰、道有屈伸”而论形势,声著朝野。是年八月,文成公郗鉴病笃荐谟,诏谟为太尉军司,加侍中。后拜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州诸军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9 年),以光禄大夫谟为待中、司徒(《谱》讹作“迁中司徒”) ,谟公上疏固辞以让。三年不就职。诏书屡下,太后使谕,幼帝临轩。使者十余返,而谟公不至。公卿论其傲,谟感事危,自到廷慰待罪。中军殷浩欲加大辟(处死),会徐州刺史荀羡入朝方解其危。下招免为庶人。卒谥文穆,赠司空。谟公平生好学,向有“博学之誉。与诸葛道明、颖川荀道明号“中兴三明”。时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谱》称其著有《晋七庙议》、《蔡谟集》,惜皆佚。小弟不才,仅见唐《艺文类聚》录其《与弟书》、《答兰台议》等少量文字。

“司徒”,本为朝廷三公、地位显赫。如此高官,谟公何故不受呢?依小弟分析,原因有三:① 杀吾家中郎的王允本为“司徒”,任之不吉,恐遭不孝之讥;②时朝政尽握王允亲党手中,蔡、王两家向有怨隙,恐遭暗算;①东晋时局险恶,朝不虑夕,“人各有惧祸”。谟公不为利诱,律身自好,最终替江南蔡姓保住一块地盘。这便为蔡氏子孙在浙闽等地繁衍生息打下了良好基拙。自南朝乃至隋唐,济阳考城蔡姓人物旺出不断,若论其功,首推蔡谟。故后世《蔡氏宗谱》一取“济阳”为堂号,一乃修谱后裔本为济阳考城蔡姓;二乃敬谟公“济阳男”之封号;三乃先祖蔡邕公曾撰《济阳宫碑》也。按“济阳”典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故事。刘秀父刘钦西汉末为济阳令,济阳已沦为北蛮领土。谟公所封“济阳男”,实际上是一种荣誉性质的侨籍之封。这样的荣誉之封和侨籍变更在东晋时是很多的。乃因当时大量北民侨居南方,政府为便于管理控制,相继以旧土同名之州郡,使侨民著籍。蔡姓当然也在其中了。到得隋唐,蔡胜之民陆续或又北返。至唐初析山东高苑之地为“济阳”,后虽废,然该地现仍有一个蔡寨镇。至金元置济阳县已从高青地区南移,地分今临邑·章丘。说明山东中部及西南原也是蔡姓的窝子,但并非“济阳”堂号之本由。老兄其文误在本末倒置,将堂号来由指向定陶,乃末细考“济阳”真正来源造成。其实,考证“济阳”之来历,并不十分困难,只要多查史籍,把握蔡姓南迁北上的历史轨迹和原因,便一目了然。所谓山东定陶蔡氏后裔只是上述诸多迁徒活动中的小小部分。何后汉蔡姓从陈留,兰考移迹山东?乃寻羊续家族这个大靠山以为屁护也;又为何流落福建莆田、晋江等地?乃与蔡中郎逃难,晋民南迁有关也。挨宋元之变,明清迁徒,都末及汉末晋初迁民之盛也。由此而考,所谓“济阳堂”号之源由,除与邕、谟二公有关外,它说尽皆虚妄,不足为证。老兄之“考”,未免太过浅薄,恐遗为后人笑柄。

兄叙我祖绍一公迁阪,已是明洪武二年事。然今《谱》并末将迁阪事由说清。原是此前洪武元年(公元1368 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将元朝政府所遗官田,大量分给手下立功将领和民众耕种。免收摇役、赋税三年。此事在《明史》有记述,《中国史纲要》说得也很详细。老兄身为“高等中学”教员,不信竟连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也没读过吧?说明我祖迁陂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事属可信。朱元璋手下有个很著名的将领叫蔡迁(《明史》有传,《谱》亦有载), 他在湖北带过兵,对鄂省情况比较熟悉,我祖绍一公迁阪,应该说与他关系甚大。当然,迁陂民众还有其他姓氏,如为《谱》作序的御史万年茂之祖亦如是。他们与民朝政府官员或多或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黄陂东乡如此肥沃良田,怎可轻易免费供给无功之民耕种?至八世祖蔡完公官任监察御史,已是明朝中叶,钦赐“清官第一”,黄陂蔡氏宗支堂号遂名“清廉堂”,仁兄后段文字未误也。

《谱》册另录仁兄《宗流考源》一文,亦多有误。如云“《史记·周本纪·蔡世家》”,《史记》无此体例。小弟读司马迁之书,仅见《周本纪》、《管蔡世家》,未闻本纪下设“蔡世家”也。兄文又将“高圉亚圉”讹作“高围亚围”, “季历”讹作“继历”, “古公禀父”讹作“古公葡父”… … 等等,凡此皆是未读《史记》原书致讹。非仅是仁兄之文有误,大震老兄之文间亦有误也。如此轻率为文,岂可名教后人,取信宗裔哉?亦与先祖“博学”之风相违背也。小弟读《谱》之际,茶饭不香,惭愧交迫。不明蔡氏“书香”何致走向如此没落?故而放下手中其它写作计划,特撰《“黄陂蔡氏宗谱”部分内容读记校讹》,文约万余字,以备将来续《谱》时参考之用。另外,如《蔡石麓公序校释》、《蔡凤樵公序校释》等文也已完成,部分已寄蔡榨大义老兄处。今特函以告,以见我心不欺。本为同堂兄弟,理应开诚布公。若是心怀私念,玩文字于股掌之上,欺宗裔于愚昧之间,甚至矫情饰非,对大善大恶之事不能秉笔直书,则上不能告慰列祖列宗,下不能启迪子孙后代。百年之后,吾辈又有何面目去见蔡氏先贤故考焉?

家有《谱》犹如国有史。修《谱》本是一件好事。小弟无意抹煞你与大震,大义诸位老兄为此付出的辛劳。只是略感《谱》之味道不合今人味口。似有厚古薄今,食古不化之嫌。向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然小弟观《谱》,何有半点青胜于蓝之感?其中许多序言和古文,本来很有价值,因为没有认真校对、标点的缘故乃致弄得面目全非,佶屈聱牙。即便我这个古汉语基础不算薄的大学中文专科生也难卒读,况论他人哉?真不知道这样的《谱》是编给老百姓看的呢,还是敝帚自珍,孤芳自赏?以上事实,说明修《谱》人的学历非常地不够。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冬哄于世也还罢了,倘若再借修《谱》为名,妄自尊大,示近疏远,愚弄系亲,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做些辱没祖宗的事情,辄既对不起前人,也难使后人肃然起敬,更甭说与蔡氏先贤并耀齐辉了。以上肺腑书来,罪过罪过。祈谅不恭,还盼赐教。

顺致

府安

愚从弟:大金 顿首

2002 年11 月7 日于武汉半六居士斋

·上一篇:蔡氏历史 ·下一篇:蔡国与蔡都三迁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