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天下蔡姓出上蔡

来源:蔡春萍提供  发布时间:2015/1/23

   三千多年前,蔡叔度立国,后人以国为姓,于是有了蔡姓。普天下凡是姓蔡的,祖根都在上蔡。宋朝人编的百家姓里,蔡姓名列第155位。最近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蔡姓排名已提高到第38位。而在台湾,蔡姓人口居第8位。所有蔡姓人都称自己是周朝姬姓蔡国之后,唐代的姓氏书《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14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蔡,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周王族本姓姬,因此蔡姓又被称为姬姓蔡氏。蔡氏始祖本属王族  驱车出上蔡县城西行不远,就看见一座高大土冢,那就是保存3000年的蔡叔度墓了。从外观上看,这位第一任蔡侯的墓冢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比我们在农村常见的坟冢大一号而已。墓冢前面立有三通石碑,倒也高大挺拔,但都没有多少年历史。石碑前方留有大片空地,设有祭坛,显然是为拜谒祖宗的蔡氏后人准备的。墓地周围是高高低低的涧沟,一片空旷,连棵树也没有。在这万物肃杀的北方冬天,蔡叔度墓更显凄凉了。 

   这位蔡国的开国之君原本就是个悲剧人物,他发动的军事政变失败后,被周公旦软禁在蔡国城郊。史书上称他“既迁而死”,想必也是个性情刚烈之人。当年武王伐纣,蔡叔度战功显赫。再加上是周天子的亲兄弟,因此他的地位很高。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杀光斩尽,必须给他们一块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谁知没过几年,就因为周公旦摄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 
   上蔡县文联原副主席李天亮说,在他心里,蔡叔度并不是反面人物,周公旦软禁蔡叔度也是无奈之举。1997年,李天亮写过一出豫剧———《蔡叔度》,剧终的情节是蔡叔度被取消了封国,押往囚禁处,周公旦亲自为他送行。“漫漫城郭十里亭,阵阵秋风烟雨蒙,杯杯浊酒醇又浓,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最后的台词。李天亮说,恐怕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有周公旦和蔡叔度心里清楚。 
   蔡叔度的儿子蔡仲的墓在上蔡县蔡都镇,位于周口到上蔡公路的旁边。蔡仲墓形式和蔡叔度墓相仿,只是规模略小。蔡仲留给后人的是一个贤明的形象,他在家族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励精图治,为蔡家立国600年的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天亮先生说:“如今,蔡氏的后人也分成了两派,一派尊蔡叔度为始祖,一派觉得蔡仲更有代表性,认为蔡仲才是蔡姓的始祖。”这倒是个新鲜事儿。照我的想法,只要蔡叔度和蔡仲是亲父子,谁是始祖还不一回事嘛!李天亮还告诉记者,蔡叔度墓附近有9座古墓,传说都是历代蔡侯的墓冢,最近,海内外的蔡氏后裔还想在这里建蔡侯陵呢。蔡氏后裔迁居四海 
   当地同志介绍说,如今上蔡县土著的蔡姓不多,中国的东南沿海和台湾倒是蔡姓的主要聚居地。那么这些蔡氏后裔是怎么在海内外播迁的呢? 
   读了蔡国的历史就会知道,最初蔡氏迁往他国,是因为受楚国的逼迫。古书《左氏会笺》中,有一段评论最到位,说春秋时最早臣服楚国的是蔡国,最死心塌地附属于楚国的也是蔡国,但受楚国迫害最深的还是蔡国,而对楚国打击最大的仍是蔡国……历史上蔡姓最初的几次大迁徙,无不与楚国有关。战国时期,蔡国在今天湖北的巴东县和始建县一带复国。后来楚国开发南方,先前迁到楚地的蔡人被迁到高蔡(即今天湖南常德市),建立高蔡国。再后来高蔡又被楚灭,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迁于贵州地区,散布于20多个县市,他们后来被称作蔡家苗。 
   蔡国动乱、亡国的数百年间,其国人随着国家的逐渐衰落颠沛流离,他们有的南下楚、吴,有的迁到了秦、晋、齐、燕等国。这些远走他国的蔡国人都以蔡为姓,形成了较早的蔡氏。到了蔡国灭亡的时候,蔡人的足迹已经到达今天的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贵州、江苏、江西等地。不过在当时,绝大多数蔡国移民仍留居在上蔡、新蔡和下蔡(安徽西部的凤台县)一带。 
   根据史书和蔡氏族谱的记载,在此之后,蔡姓的迁移就和中原其他姓氏的播迁融合在一起了。蔡氏向中国南方各地迁徙的原因和时间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基本一致。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晋朝永嘉年间。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晋王朝迁都南京,中原的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当时济阳郡一带的蔡姓世族也在随之南迁。他们经过辗转迁徙,最后定居在今天的浙江一带。济阳考城(现在属民权)人蔡谟就是在这时避乱南迁的。永嘉南渡是中原汉人大规模向南方移民的开始,对后世影响至深,所以蔡谟就被视为济阳蔡氏的代表人物和南渡的蔡姓始祖。今天,大多数南方的蔡氏后裔认为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济阳郡,在他们家族的祠堂里,都还挂着“济阳堂”的匾额。 
   济阳郡在今兰考、民权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就形成了蔡氏望族。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家族是当时济阳有名的世家大户,在他之后,有三国时魏尚书蔡睦、晋朝大司徒蔡谟、南北朝刘宋吏部尚书蔡兴宗等。一直到唐朝初年,蔡氏家族名人辈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济阳望族。蔡氏至今在兰考仍是人数较多的大姓之一。 
   唐高宗时期,今天福建的漳州一带“蛮獠啸乱”,河南光州(今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带领家乡58姓共万余人前去平乱。闽南安定后,设立漳州府,这些中原将士和家眷大都留在了当地。58姓中,不知道有多少姓蔡的,但留下名字的军官中有府兵校尉蔡长眉。现在闽台一带的蔡姓都认为其祖先来自河南固始县。 
   唐末黄巢起义时,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加入义军。后来王潮当上了首领,带领部队占据福建,唐王朝封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死后,弟弟王审知继掌大权,成为“闽王”。这个时期,随王氏兄弟入闽的中原人也在万人以上,其中的蔡姓和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合为一体,发展成为福建大族。 
   宋朝建炎年间,金兵侵犯中原,中原百姓又一次大规模向南方迁移。随着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移民潮,蔡氏后裔逐渐定居在江南沿海一带。明清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蔡姓许多人漂洋过海迁至台湾甚至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宋元时期,中国人口流动频繁,到了明朝,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蔡姓了。明清两代,政府有计划组织的移民活动也影响着蔡氏在全国的迁徙。蔡氏名人群星灿烂 
   历史上蔡姓名人不少,有较真的学者专门统计了“二十五史”中列传的蔡氏名人,一共有112位,在所有姓氏中排名50位左右。广为人知的蔡氏名人有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东汉时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修建泉州洛阳桥的蔡襄,近代教育大师蔡元培,名将蔡锷,革命先驱蔡和森…… 
   蔡氏在我国台湾省是名门望族,名列台湾百家姓第8位,人口超过60万。 
   台湾省的蔡氏不但人数多,而且经济实力雄厚,还出了几个世界级的富豪。根据1989年美国《财星》杂志调查,当时台湾的蔡万霖家族是世界第三富豪。蔡万霖主持的霖园关系企业集团,10多年前的资产总值就高达3000亿新台币;他的弟弟蔡万才经营的富邦集团,资产也超过150亿新台币。除了蔡万霖家族,台湾省的蔡志勇、蔡鸿文、蔡进季、蔡绍华等都是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家,而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祖根在中原的上蔡。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先生对蔡姓迁移台湾的历史非常有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早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已有蔡姓人在岛上居住了。他们中有的是随军队入驻后落籍于当地的,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赴台定居的。据漳州的史志记载,明清时从漳州府7县赴台的蔡姓共48人。经过历代繁衍,今台北市区、台北金山乡、万里乡、基隆市一带的望族多为蔡氏。 
   最近20年,姓氏文化热了起来,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寻根,蔡氏也不例外。上蔡县委宣传部的魏晓伟说,最近几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蔡氏后裔经常组团回上蔡寻根谒祖,香港、台湾地区的蔡姓更是频繁回家,关心祖根之地的建设和发展。
·上一篇:蔡氏济阳衍派 ·下一篇:广东清远蔡敬松公宗枝部中下磅版..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