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动物。
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人际交往是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事情;我们每天都要跟各色的人打交道,每天都在遭遇着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工作好做,人难处;三分才能,七分关系。在中国,人际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个人生活是否幸福。
尽管人类已经把科学探测器发送到了火星,但是,对于人际交往,科学家也难以说清楚其中的道理。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物质利益关系。
道德,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处理物质利益关系时共同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物质利益的分配和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每个人都在考虑着、权衡着自身的利弊得失。比如,给某个人花钱买了礼物,赠送给他,自己在物质利益方面是受到损失的,但是,相互间的情感联系,却因此而有所加深。
假设,在人际交往中,初相识的两个人,总有一个人要首先示好,迈出友好的第一步,这时他就要等待观察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以善行来回应,两个人往往能“友好增值”地互动下去;如果对方回应的是“恶行”或“敌意”,首先示好的一方,会感到受伤害,热脸贴了冷屁股,然后会中止交往,或以“恶报”回应对方。
有的人内心比较强大,对于他人恶行回报的承受力比较强。比如,自己首先示好,受到了对方的恶行回报;然后,自己继续迈出友好的第二步,对方又以恶行回报。这时就要考虑,第三步“友好”是否还要继续迈出,或者选择撤离,或者选择以恶制恶。你不仁,我也不义。
现在看来,所谓“坏人”,往往是在人际交往的第一个回合中,就获得了“损人利己”的利益。这样做的结果是:受损害的一方,要么终止交往,要么加倍防范,在下一个交往的回合中,把自己受损的利益赚回来。由此看来,坏人所得到的利益是非常有限的,他甚至因为眼前利益而失去朋友和未来合作双赢的机会。
人际交往中,最难防范的是“后发制人”。
比如,一个人,第一次借你一百元钱,第二天立刻就还给你了;第三天,找你借一千元钱,第四天立刻就还给你了;第五天,又找你借一万元钱,然后,彻底消失,再也不还给你了。我们对于这样的“坏人”,是比较难以防范的。这样的人,最终也会被朋友所遗弃。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还是应该积极努力地去做好人。即使做好人吃亏,自身的局部利益会受到损害;但是,吃亏是福,吃小亏而占大便宜。因为,整体来说,做好人的结果是,物以类聚,朋友越来越多,相互信任和扶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跟我们合作。正所谓“和为贵”、“和气生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好人与坏人是相互依存的。有的人一直“做好人”,这已成为他的个人理想和道德追求,无论遇到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自己都始终坚持做好人,结果,他就会给坏人持续不断地输送利益,把对方培育成“坏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始终占领道德制高点,成为道德高尚的“好人”。这样的好人,是自恋偏执的表现。
一个人无法决定“两个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一个人一厢情愿地想跟另外一个人友好相处,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这不仅取决于我们自身要有这样的“友好愿望”,还要看对方是否也有同样的愿望。如果对方没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即使我们对他百般努力,对他一百个好,他都不领情、不感恩,我们也是徒劳。
人与人之间,兼顾双方利益,双赢是最好的策略。如果人与人之间,利益造成对立,必然是两败俱伤。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我们一直要权衡:在人际关系中,物质利益和情谊、小损失和大的获益、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哪个更重?
人际交往的基准点:平等。
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就要坚持“对等原则”,这在中国语言里,有很多表述,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礼尚往来,来而无往非礼也;先礼后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该是滴水相报,才算是对等);你不仁,我不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