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都闽南版2月5日讯(记者 吴佳弘 吕波
核实报道)“拿人家墓碑来铺路,不敢踩上去啊有没有。”前天,网友“粗腿李大人”在南安仑苍镇大宇村发现了一条由墓碑铺成的小径。其中几块墓碑上清晰可见“民乾元蔡公墓”、“清阮妈候氏墓”和“后土”等字样。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大宇村,在村民老蔡的指引下,果然见到一条10米左右,由长短不一的墓碑铺设而成的小路,路下方是条小水沟。
关于这条“墓碑路”的由来,大宇村村委会的一位老工作者仍清晰记得,文革时期,村里有人上山挖墓,一般是挑比较好的墓碑来挖。这些墓碑,有的用来铺路,有的还被用来盖猪圈。
“蔡”是村里的大姓,其余的还有颜、阮、蓝、陈等姓氏。这些墓碑上出现的姓氏,多属本村的姓氏,若有外姓,估计就是外村嫁过来的女性。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部傅主任介绍,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不少无主墓碑或是地主豪绅等的墓碑都会被挖下,当作废弃石料使用,用来铺路修桥甚至盖猪圈。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但在城市里,当年由墓碑修成的小路或已被水泥掩盖,或已被重新翻修。
拿墓碑来铺路,网友“超人踢球”评论“中国人的价值观有问题了,本已无法现更无天了”,有人认为“没有畏惧心理的社会很可怕”,但也有网友认为见怪不怪,没什么可怕的。
小小方土,立着是碑,横着却成了废弃石料,被踩于脚下。逝者已逝,名字犹存。惧死之心虽不必常有,但敬古之心则不能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