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宗族建设 更多

宗务百科

宗务法制

宗族组织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宗族建设 > 宗务百科 > 内容 

论家风、家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7/12/10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家训的核心内容"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比如:包拯的家训只有数十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意思是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王美华说,"包拯还希望儿子包珙把家训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包拯的家训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著作,但其精神感人,这些忧国忧民之士的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除了包拯家训,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将相家训主要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光的《家范》、《居家杂仪》和《训俭示康》,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诫》,蒋伊的《蒋氏家训》等,此外林则徐、曾国藩等的家训也很有影响。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家训:对所有人都要谦恭有礼。丘吉尔家训: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俄罗斯总统普京家训:学会以柔克刚。放低姿态,是一种大智慧。

   焦裕禄的家训:“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焦裕禄的家风:是焦裕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家风中最闪光的遗产。   

   企业家李嘉诚家训: 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对于李嘉诚的孩子们,李嘉诚是慈爱的,他的慈爱基于任何一个父亲的本性;而对于儿子们的成长与培养,李嘉诚是清醒且绝情的,他的这种清醒与绝情是掩藏于大爱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与深刻,这种深度与深刻尤其让人敬佩,用家训深刻影响着后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想要花朵开得鲜艳美丽,首先得保证根没烂掉,能持续提供养料。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

·上一篇:从家训到乡约的中国式道德传承 ·下一篇:家庭门风的重要性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