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贞边蔡氏举行续修宗谱暨祭祖庆典活动  · 福建省青阳蔡氏念六致政宗亲联谊会举行第五届..  · 广东怀集县蔡氏宗亲理事会年会暨温蔡兄弟联谊..  · 上蔡祭祖大典暨蔡氏立姓3070周年典礼筹备工作..  · 东莞市蔡氏宗亲总会2025年团年晚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水头分会2024年年会  · 广东阳山县江英镇船洞蔡氏宗祠重光一周年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东石分会第六届理监事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泉州中心市区分会第二届..  · ‌广东省蔡氏宗亲总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古代先贤 > 内容 

蔡文姬的旷世才情

作者:蔡海峰  发布时间:2019/7/26

   悠悠华夏五千年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历史,而东汉末年的史实尤为惊心动魄。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董卓挟天子以令天下,后天下形成魏、蜀、吴“三国鼎力”之势。刀光剑影,逝水东流。即使重新追读那段历史,脑海中仍然如同行过千军万马。

    三国的历史始终太过刚毅,充满血腥和杀戮。它需要有人出现来给那个时代增添一些柔美甚至是艳丽的色彩。于是,旷世才女蔡文姬成为划破历史天空的第一位奇女子,她成为那片天空下最闪亮的星。

    蔡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经历坎坷,半生飘零。

书香门第,十六初嫁

    蔡文姬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受父亲蔡邕的耳濡目染,懂诗文,善音律。据说6岁时只凭耳朵就能听出琴弦断了几根。深受父亲蔡邕的喜爱,所受的教育远超出大部男子。

蔡文姬16岁嫁给如意郎君卫仲道,夫妻锦瑟和鸣,恩爱异常。但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一年蔡文姬就成了寡妇。封建社会迷信命理。蔡文姬的婆婆却认定是蔡文姬克死了自己的儿子,时常出口讥讽蔡文姬。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冷言冷语,一气之下不顾父亲反对回了娘家。

在封建社会能像蔡文姬一样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女子并不多。她能冲破腐朽的礼法,遵从自己的内心,极具现代女性的风范。

颠沛流离,终归汉室

   朝代更替之际最为动荡,政治格局瞬息万变。随着父亲失势,蔡文姬开始了她漂泊而又凄苦的半生。

东汉末年兵荒马乱,蔡文姬和难民一起被匈奴人抓去做了俘虏。匈奴人野蛮,自然也不会优待俘虏,一路上他们鞭打辱骂这些落难的汉民。可怜的蔡文姬终有满腹诗书、气质如兰,仍然免不了鞭打受辱的命运。最后这些匈奴人杀光了男人,把一些颇有姿色的女人带回匈奴。

上天似乎又不忍心一位才女就这样饱受流离之苦,终于给了蔡文姬一个栖身之所。23岁的蔡文姬正值花信年华,因为青春貌美所以被献给了左贤王。这位左贤王史书中描绘的笔墨不多。但匈奴人民风彪悍,这位左贤王绝不可能是谦谦君子、玉面书生。才女焉能配莽夫?蔡文姬心中的凄苦,不言而喻。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十二载悠长岁月,却没有耗尽文姬的才气。她在匈奴的12年里学会了胡笳,创作了很多胡曲。终于在阳光明媚的某一天,蔡文姬迎来了汉朝的使者。

   不得不说,曹操虽为乱世之奸雄,却念及师徒恩情,想起了昔日恩师蔡邕之女沦落匈奴,所以才成就了“文姬归汉”的千古佳话。

胡笳难诉,续写汉书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故土难离,蔡文姬一心归汉。但她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无牵无挂、行事洒脱的女子,她已经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一旦重归汉土也就意味着她与儿子永远骨肉分离。那种锥心之痛,恐怕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了。

   在这种艰难的抉择下,蔡文姬最终还是选择了归国。从匈奴到中原一路走来,在车轮的转动中蔡文姬百感交集,对故乡和儿子的思念把她的心撕成两半。最终,她把自己的悲伤和痛苦融入到音乐中,创造了千古名乐《胡笳十八拍》。

   即使蔡文姬回归了汉土,她对匈奴的影响也很深远,她的《胡笳十八拍》一直在匈奴盛行,成为了争相模仿的曲调。

   蔡文姬归汉之后,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了董祀。但蔡文姬年近中年,容颜已逝,又是再嫁之身,所以婚后他们的夫妻感情一般。直到蔡文姬动用父亲的关系从曹操那里救了董祀一命,他们夫妻感情才逐渐转浓。

而后,蔡文姬把余生的精力用在续写《后汉书》上,这即是对父亲蔡邕遗愿的继承,也是她才情的续写。


·上一篇:蔡京的书法造诣 ·下一篇:方志载誉 兰桂联香——笃行名儒蔡..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