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
|
上海崇明岛上的蔡姓 |
|
发布时间:2014/4/16 |
|
蔡姓在崇明县算不上大姓
1998年,上海谱牒研究会以1997年11月30日在籍人口为基准,首次在上海市范围内开展姓氏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时崇明县共有691965人,姓氏556个,包括单姓549个、复姓7个。在556个姓氏中,万人以上姓氏18个,千人至万人姓氏54个,百人至千人姓氏70个,百人以下姓氏414个。其中蔡姓9215人,排位第20位,占人口总数1.33%,也就是说,每300人中约有4个姓蔡的。
崇明蔡姓的郡望在“济阳”,指的是其家族渊源出自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济阳镇。全国蔡姓亦然。所以,非独崇明蔡姓,全国蔡姓大都“济阳郡”作为郡名。
较之崇明县内一些大的姓氏,崇明蔡姓的族源显得相当单一。据崇明蔡姓家谱《蔡氏家乘》记载,迁崇始祖称“子旺公”。蔡子旺,字尔昌,号侪江,宋理宗宝庆四年(1228)戊子科举人,别称“孝廉”。这一年改元绍定元年,蔡子旺授职秘书郎。“雅好山水,避尘嚣,由洞庭徙居姚刘沙顾殊符界。”确切地说,他是从苏州西洞庭太湖林屋迁居崇明的。“子孙榷司天赐□一场,乐行善事,丕振家声”。从留传至今的家谱断简残编,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蔡氏子孙一度监管崇明天赐盐场盐课。
崇明《蔡氏家乘》,最早由迁崇第九世蔡必成(1552—1615)于明朝“隆、万年间,始为族谱,以纪其世次”。相传,蔡必成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几汇编成帙,遭乱未果”。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后人两度续修。现存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崇明籍进士黄振凤所撰《蔡氏家乘序》,以及署“东瀛书屋”的张梅花所撰《宗谱序》。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蔡惠先“按支修辑,付梓镌刻”。以后乾隆十年(1745)、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蔡姓后人相继续修。今崇明县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分别收藏崇明《蔡氏家乘》木刻本数十册,刻本内容为像赞、谱序、世系等,世系支派主要是宗实支、宗和支、宗海支、思问支。
崇明历史上著名的蔡氏家族有:宗和支必成后,住城内,清代进士蔡兆槐家族;宗和支朝明安邦裔,住庙镇西,近代女诗人、女校长施淑仪的丈夫蔡日昇(南平)家族。
蔡姓历代名人有:
元代的蔡文聪,字明仲,历任承校尉、海盐等处运粮千户,佩金符。
明末清初蔡彦昇(1581—1635)、蔡汝璋、蔡宗晟祖孙三代,著称乡里。蔡彦昇,字顺怡,生前有“拾遗还券”之事,被推举为乡饮宾、善人,葬于“享沙黄鳌状”。蔡汝璋,字仲峨,清顺治初年秀才,有懿行,知县朱衣点赠予“斯文山斗”匾额。蔡宗晟,改姓李,字友汾,号子六,康熙二十一年(1682)岁贡,历任庐州府学训导、凤阳县学训导,墓在下三星镇。此外,蔡仁溥,又名蔡指方,侨寓江阴白石山,自号白石山樵,生逢明末清初乱世,隐居教书,兼行医,载入《留溪外传》、《归砚录》。蔡珑,清初任安徽含山训导,先后迁居昆山茜墩、青浦朱家角,是个著名的学者。蔡兆槐,字植三,家住城内西街(今农工商超市位置),清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任武英殿协修、户部山东司主事、户部贵州司员外郎、榆林知府、崇明城内瀛洲书院山长,墓在县城西门外。《崇明十字古人》民谣中“八字写来两笔甩,崇明清官出仔蔡兆槐,金银财宝咸勿要,紫禁城里挂金牌”,赞颂的就是他。蔡日暄,字霁峰,家住庙镇西,清光绪二十年(1894)北榜举人,民国《崇明县志》“征访”。嗣子蔡凤圻,曾任崇明中学校长。
近代民主人士蔡申甫(1874—1965),家住城内兴贤街,庠名继辉,又名雄世,号申府、申甫,清光绪末年秀才,19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在本县及海门、昆山等地从事警监工作。1924年参加******,1949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后历任江苏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崇明县政协常委。墓在港西镇协兴镇西北。蔡承云(1907—1982),女,家住崇明桥镇,近代县内首位留美学子,后为国内第一位地质学家。
当代另有蔡光天(1923—2010),汲浜镇人,4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前任上海前进进修学院院长、前进企业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教育家。蔡银宝(1900—2006),女,崇明长兴镇人,世居长兴岛。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崇明长兴岛有史以来最长寿的老人。
崇明以蔡姓命名的古地名较少,仅知有:蔡容状,在城东“官状”(即官尖)东,名载上世纪年20代《崇明平民常识》;蔡家港,在北沿原三角沙,司江苏海门;蔡如林镇,地址待考;蔡家桥,在新开河镇东首。民间年间修筑的自蔡家桥至堡镇的马路,一度被称作严孝子路,以清代新开河镇孝子严某命名。
来源:兵 风瀛洲徐
|
|
|
|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