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长眉公衍派昭穆字辈
长眉衍派车田开基祖蔡元泰“辈序录”为:
元成仲继君德明奇保长永士志勤修振家声。
唐咸亨元年(670年),蔡允恭堂侄府兵校尉蔡长眉(号德轩),率众移驻将军山下鹅豆溪(今云霄县和平乡东方村西安自然村),并同时营建军营。唐开元四年(716年)漳浦县治从火田大峙原下移居李澳川(今漳浦县城)。与此同时,蔡长眉家眷迁居张坑(今漳浦蔡坑村),后其后裔子孙在张坑营建蔡氏公祠,堂号为“建德堂”。其子孙衍派遍布闽粤台和海外。
唐末宋初蔡元鼎,经五代入宋而卒,享寿百余,宋漳志乡贤传祀。蔡元鼎亦称蒙斋先生,创立大帽山书院,并在此讲学,许多著述行于世。其第三世孙蔡继迁居粤东辟望庄,第四世孙银青光禄大夫蔡震之子住居潮州,又第四世孙蔡精及子分居泉州吴市店,第十四孙蔡富住漳浦县峰山,第十九世孙(富的六世孙)大壮为《四世联芳》之首,第二十二世孙蔡而恒迁居梁山麓下布村,第二十三世至第二十四世有礼部尚书、大傅蔡世远,文华大学士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均为内阁宰相。
自唐父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甲午,经历86年时间至宋代。宋代蔡起艺,于建隆元年(960年),由云霄鹅豆溪迁至张坑(今蔡坑),其子孙在此建宗祠“建德堂”,奉开漳始祖蔡允恭、蔡长眉、蔡彧等神位。
蔡元鼎的第十四世孙蔡贤宝,生有3子,长子蔡旻显分支住漳浦鳌西墘;次子蔡旻达分支住居鳌田里,其孙分居云霄南洋村,为南洋开基祖。第十四世孙蔡大成生5子,长子蔡谷先(十五世),住漳州溪头社,生2子,第十六世长子房蔡昭应生2子,第十七世长子房蔡京文、次子房蔡京正,都为云霄南洋村开基祖。谷先六世孙贡生蔡云禄任陆丰知县,又名溪南,明万历丙子(1576年)科举人,为益亲王教授。溪南孙巍标,清康熙甲子(1684年)科举人,龙岩教谕。蔡大成次子谷荣迁徙云霄真珠坂村,为真珠坂村开基祖。大成三子房蔡谷华分支住居连浦,四子房蔡谷朴分支住居漳州辖麦坑,五子房蔡当军分支住居漳东庵下尾。三、四、五等三房的第三至第四世孙多人迁居台湾。
云霄火田镇真珠坂自然村,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之前属漳浦县辖。正德十四年,平和县成立后,属平和县新安里二图山前(白泉)约的山前保真珠坂村。清嘉庆三年(1798年)立云霄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立县,均为云霄辖。真珠坂村自明末至清初人才辈出,清初蔡思功加游击,镇海卫参将;康熙初有蔡禄(乳名阔)任河北总兵官加宫保、左都督等八名官居四品以上。有清乾隆乙未年(1775年)建造于拜岳山下的牛尖山,穴名“覆(庆)天狮”,此祖坟的派下后代全迁移台湾居住,清代及民国年间多次前来寻访祭祖。族亲住居台北市。
蔡元鼎第十八世孙车田开基祖蔡元泰,元泰子为第十九世蔡成殷,第二十世为蔡仲贤,仲贤子为第二十一世蔡继宗,继宗为云霄泮岭开基祖(今云霄县和平乡泮岭村),继宗曾孙为第二十世世蔡明贤分支住居大西安(庵)自然村(今云霄和平乡东方村大西安自然村),后裔分居小西安、桃畲等村。继宗次子房君惠之子蔡泽迁居台湾宜兰。第五至第六世之后子孙蔡保定、蔡保润、蔡奇才等数十人迁居漳浦东都等地。
搜集整理:方阿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