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福建金浦蔡氏春祭暨太傅祖世远公诞辰祭典  · 福建省建阳蔡氏清明祭祖暨纪念蔡元定诞辰890周..  · 广东粤西蔡氏秋涧公后裔举行盛大祭祀大典  · 福建南安洪邦锦亭蔡氏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探访“妮言号”茶庄,..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2025年度清明祭..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蔡氏渊源及入赣初探

作者:蔡茂寅  发布时间:2019/5/5

   水长千里岂无源?树高百丈总有根。

我们蔡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封其弟叔度为蔡国国君主,但他一直领兵驻于朝歌以西的鄘,监视纣子武庚,未能到国上任。

   “三监之乱”后,由于蔡叔度之子蔡仲率德驯善、克庸袛德,周公旦先派他为鲁国的卿士。政绩确实显著,后举荐给成王,请求王命复封蔡仲为蔡国君主。建都上蔡,子孙以国为姓。由此可见,蔡仲是蔡国第一位到职就任的君主。

   春秋时期,蔡国常受楚国的逼迫,多次迁移。平侯迁新蔡,昭侯迁州来,称为下蔡。共传二十三代,经历二十四君,立国六百年。公年,为楚惠王所灭。末代君主齐侯逃到江西,建都望蔡(今上高县)。

   这是蔡氏先祖第一次入定居。本来齐侯计划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复兴蔡国,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复国的希望破灭了。为了顺应历史潮流,改变图谋,从汝南上蔡迁徙了一部分蔡氏族人到望蔡,建立上蔡县。后因上蔡人思乡之情强烈,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获武帝恩准,改为望蔡县。至此,居住在江西的蔡氏族人越来越多了。

   叔度公第五十一世孙蔡兴宗,东晋孝武帝时为吏部尚书。明帝时迁尚书右仆射。明帝崩,进都督荆、湘等八州军事、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秦始元年(公元465年),封乐安伯于乐安县。后居会昌镇(今乐平市乐平镇)。

   这是蔡氏先辈第一次居住江西乐平。其时,蔡兴宗为济阳蔡氏宗谱作了序。

   六十四世孙蔡明远,于唐天宝年间住鄱阳县儒学正堂。当时,颜真卿鲁公在江淮为官,上下绝粮。明远公以舟载米,前往赈济天下遂知名。其后代在鄱阳湖流域蕃衍盈升。颜真卿鲁公为了答谢明远公,不仅在他的字贴里书写了此序,而且在唐天宝壬午年(公元742年)为济阳蔡氏宗谱作了序。该序文曰:“今阅蔡氏谱牒,上溯姓源之始,下逮继世之宗,鄱州校山长明远蔡先生锐志纂修宗谱,祧谱称明昭穆以尚祖也。”

   六十五世孙蔡剑,字纯钩,为唐左散骑常侍、江南西道节度副使、镇南军节度使。徙居高安(今宜丰县)。德高望重,子孙遍及赣西北。

   六十六世孙蔡眺,于唐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住兵马使武略大夫。致政后携子蔡隐贤居祖宅(唐改花靥镇,今称乐平镇)。

   六十八世孙蔡清泰,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公元928年)任鄱阳县令。其子蔡谫,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1年)任鄱阳县令。致政后迁居乐平县文埠(今属众埠镇)。其长子蔡智迁乌泥,次子蔡仁居文埠,幼子蔡勇迁桥木湾(今属波阳县)。其后裔繁衍昌盛,比比皆是。

   此后,蔡氏族人遍布江西,兰桂齐芳。

·上一篇:浙江湖州双林蔡氏家族 ·下一篇:渡台蔡氏三世祖公賜公、四世祖清..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