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名郕,字椿寿,东藩是他为自己取的笔名,却也是他最为人熟知 的名字。“东藩”二字,意为居住在东海之滨,用所居之处代指自己,多少寄 托了他大隐于世的淡薄之志。1887年,小椿寿出生在临浦牛场头的一户小店员 家庭,是家中的第三子。椿寿的父亲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对儿子们的培 养,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养三个儿子进学拜师。小椿寿没有辜负父母的培养,跟 着两个兄长学习,不久就有了“神童”之名。可惜“贫寒人家苦难多”,长兄 二人相继因病夭折,11岁的小椿寿便成了饱受苦难打击的父母唯一的希望。
就这样,小椿寿担负起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责任,背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 ,伴读富家。天道酬勤,蔡东藩15岁那年便中了秀才,成了这个清寒之家的荣 耀,也成了临浦远近闻名的才子。喜悦未在蔡家多做逗留,多年举债供读,让 年迈的父母积劳成疾,一直不为俗利折腰的小椿寿不得不挑起经济的重担。15 岁的少年秀才,开始为生计奔波,早早地便学会了独立和坚毅。
透过蔡东藩旧书房的窗向外望,古建筑墙面斑驳,古树绿意盎然如果有一个词能描绘蔡东藩早年的成长,那就是“命运多舛”。父母并没 有因为他的艰辛维持而恢复健康,最终二人相继亡故,16岁那年蔡东藩成了孤 儿,再也没有双亲的温声细语,留给他的只有一大摞的债务。对于一个一心只 读圣贤书的书生来说,柴米油盐的现实是最冷血的重压。此后的日子里,蔡东 藩只能靠卖文、教书,甚至代考还债。科场也不甚顺利,直到1910年才进京朝 考,才名列优贡,终于入仕为官。官场的恶习,让他对清朝统治失去了信心, 最终告病回乡。孑孓一身的蔡东藩,应好友邵伯棠之邀,第一次得以用自己的 一臂之力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华推出助力。呕心沥血著述的一系列新教材,为 弘扬文化、提升当时学子的国文水平作出了贡献。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让蔡东 藩如醍醐灌顶,深知社会的改变需要世人的清醒。
作为一名平凡的文人,蔡东藩一直拮据度日,虽穷独善其身,但心兼济天 下。自幼通读历史,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兴衰乱治的见解,使蔡东藩茅塞顿开, 他逐渐生出了一个宏大的念头——用历史唤醒民众,让演义教化百姓。
就这样,当年的小椿寿回到故里,一边做家塾先生维持生计,一边创作历 史演义。当时,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他的家庭也是变故迭起,妻子王氏、续弦 黄氏先后离世,儿子震康、女儿净芬先后夭折。国难家愁并没有让蔡东藩失去 信仰,“演义救国”的信念,支撑着他挑灯夜读、夜以继日。从1915年到1926 年耗十年之功,蔡东藩终于付梓了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11部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共二千一百六十六年,计600余万 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因此被 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他的十载心血没有白费,全书一经出版,名动 华夏;用一生的时间积累,字字泣血、句句珠玑,蔡东藩的演义系列唤醒了一 代人,正是这些清醒的中国人,让中华大地变了模样。
蔡东藩一生颠沛艰苦,位卑却未忘忧国。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下,蔡东藩尽 到了一个文人能做的最大努力,希冀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振臂疾呼,改变社会 。虽然生逢乱世,未能达则兼济天下,但他的通史演义系列,经受了最严苛的 检验标准——时间,历久弥新,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正如他的二孙蔡福源在《我的祖父蔡东藩》一文中所言,蔡东藩的思想和 著作,在今天已经得到了最公允的评价和认可,他“来生再望出头年”的愿望 也已经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