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水头分会2024年年会  · 广东阳山县江英镇船洞蔡氏宗祠重光一周年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东石分会第六届理监事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泉州中心市区分会第二届..  · ‌广东省蔡氏宗亲总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宗亲文学 更多

诗词联赋

杂文散记

书画艺术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文学 > 杂文散记 > 内容 

蔡氏宗祠:承理学 扬家风

作者:应羽淇  发布时间:2020/5/2

   蔡氏宗祠坐落在双溪乡梓誉村,始建于1410-1420年间,后遭寇焚,又于明万历壬辰(1592)年再次落成,留存于今。蔡氏宗祠座西北朝东南,祠占地435平方米,前为石砌操场。祠东设有文化长廊,距祠约40米,为村综合楼和民居,祠西为古村舍。祠堂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门楼、天井,前厅、穿堂及二个天井、后堂。1990年列为磐安县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沧桑八百年

  蔡氏宗祠门楼为牌坊式,设有斗拱。砖雕精美,正面彩色绘画以三国人物为主体,背面以水墨山水为主体。进门是天井,通道旁是四座旗杆石。前厅三开间,穿斗与抬梁相结合,九檩前后用四柱,中间挂有一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的“理学名宗”匾额。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重题的“桑梓誉重”“孝思”两匾高挂中堂和后堂。牛腿雕刻有亭阁、龙等图案,绘以彩色动物和花卉,虽已数百年之久,但色彩仍鲜丽,艺术水平较高。穿堂抬梁式,两侧小天井;后堂三开间,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地面铺方砖,屋面硬山顶,柱础鼓形。原柱上有许多楹联,现字迹难以辩认。蔡氏宗祠年代久远,构架稳固,前台地面为桐油石灰石子拍打结实。整体雕刻绘画精美,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梓誉原本叫“安仁里”,各山岙口分散居住着多姓人氏,属东阳县瑞山乡三十三都“安仁里”。自蔡氏入居后炎公定居溪口,为让子孙后代不忘“理学名宗”之荣誉,遂从“桑梓誉重”中选中间“梓誉”两字为村名,八百余年,一直沿用至今。属东阳县瑞山乡三十三都梓誉里。蔡氏定居后,其他姓氏便逐渐消失,而梓誉村蔡氏从一家逐年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梓誉本村包括非农户应有1200人。因山区地少人多,许多人不得不移居他乡谋生,繁衍后代,黄林坑等玉山区域居住有400余人,东阳山门前等300余人,仙居400余人,丽水地区居住200余人。磐安、临海、金华等各地散居近230人。梓誉蔡氏宗祠族群发展到现在已有2700余人。

  八百多年来,梓誉村蔡氏祖祖辈辈,尊崇传承先祖理学文化。耕读传家,解放前办有三处蒙舘(私塾),让少年儿童入学读书。虽无达官显贵,也无负西山(西山即蔡元定)理学之风、庶几为理义之俗矣。

“理学名宗”源远流长

  从蔡氏祠堂大门,信步进门,经过前厅,抬头就看见“理学名宗”一匾,已经斑驳的匾额,布满皱纹,似一位老人,历尽人生苦楚。说起“理学名宗”匾的来历,还得从先祖蔡元定与宋理学家朱熹的关系说起。

  蔡元定(1135-1198)年,字季通,号西山。病殁后先后追封为迪功郎、太子少傅、太子太傅。梓誉村人,称西山太公。祖居福建建阳崇泰里(今为麻沙镇)。梓誉《蔡氏宗谱》记载:“西山公生来颕异,八岁能诗文,十岁日记数千言;十四而孤,刻意读书,天文地理,度数乐律兵阵,无所不通。四十不受科举,诸臣举于朝,公坚以疾辞。”二十四岁拜于朱熹门下。朱夫子见其知识渊博,论述精辟,凡技艺曲学,异端邪说,悉拔其根,辨其非,以至古书盘错肯絮,学者不能读之,不能以句,而西山先生却“爬搜剖析,细入秋毫”,朱熹在闽常与西山先生对床而卧,相与讲习,通夕不寝。所以,朱熹呼西山先生“老友也,不在弟子之列。” 当朱熹遇有疑难时,常听西山先生见解,且多为首肯。

  宋庆元元年(公元1196年),权奸韩侘胄专权,把理学定为伪学,庆元二年(1197年),朱熹首拙,西山公以布衣之身,而被谪道州,朝野震骇,而西山先生毅然就道,并说:“获罪于天,何可逃乎!” 并从容赋诗曰:“天道固冥漠,世路尤险衂;吾生本蜉蝣,与物多瑕疵;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执手笑相别,肯为儿女悲;饮醇壮行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所知。”足可见西山先生对亊业之勤奋自信,对师长、朋友之深情。

西山公携其子诰避祸入顾岭,即现梓誉山岭。

  翌年(1198年),西山公病殁道州。渊公奔丧回建阳,渊嘱其子诰曰:“吾奔丧回建阳,家门之祸未知其底,尔已有家室,暂留此地,而后再图归计。”留下其子蔡诰府君于此定居,繁衍后代。为梓誉蔡氏之祖也。

  朱熹得讯痛嚎,悼词中写道:“讣音果至,相向长号,若折左肱而失右臂,无何夺吾季通之速耶?惟君学通古今,道极渊微,精诣之识,卓越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夺之节,有不穷之辨,有继往之功,今不可复得而见之矣。” 并作诗三首,以挽元定,其中一首为:“知君婴世患,垂自窜南荒;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英姿随世殒,遗恨与天长;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

  朱熹与西山先生40余年亦师亦友之谊,确实非同一般。西山先生之长子渊(1156年—1230年),字节斋,尊父训,师从朱熹,并任婺(金华)州路教授,常聆听朱夫子的教谕,研究理学,著书立说。朱熹见蔡氏潜心苦研理学,对理学之贡献,深有感受,欣然命笔,挥毫书“理学名宗”付与渊,所以朱夫子墨宝留存在梓誉。后梓誉蔡氏宗祠落成,遂制匾悬挂在宗祠前厅正中上方。

  蔡渊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南宋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易学家。宋朝议大夫宋慈赞曰:“天挺英才,识达广博,克绍厥先,洞明圣学,道深先天,学开后觉,不干利禄,韬光林壑,盛德日新,荣庸天爵,教育贤才,君子三乐” 。

  此匾在数百年历史沧桑中也历经磨难,祠堂数度遭火焚,但挂此匾处却有惊无险,安然无恙。

  1958年大办钢铁,此匾和许多匾一样被摘下来要拿去当水席洗铁砂用。有群众想保留下来,苦思无计。此时一位小学老师来要此匾作房顶天花板用,几个群众忙将匾抬到老师房间,铺在房顶,并贴上报纸,也就逃过了洗铁砂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之两劫。直到改革开放,村里要翻修房屋,成立老年协会时,此匾又重见天日,并重新悬挂到宗祠中原来的位置上。

  梓誉人将此匾视为神匾、宝匾。是祖上功德所庇佑,才得以幸存,梓誉村人为有此匾和宗祠而自豪,引以为荣。

弘扬“仁义礼智信”

  蔡氏宗祠历来是教化民众、教育后人、体现忠孝礼义之地,是供奉祖先灵牌、祭拜祖先、群众集会、文化娱乐活动等之所。

  梓誉人不忘先祖蔡元定临终“仁义礼智信,可传子孙”的遗训,以理学道德礼义为准绳,崇学向善,勤俭创业。目前,蔡氏宗祠已是理学文化教育基地,有关理学知识材料陈列其中;家史村史简介、家规家训、家族名人名言名句、治家格言牌示也在其内。

  蔡氏宗祠内曾先后设立过多个学校,解放前祠内办2个班蒙舘;解放初办2个班初小;1952年办乡校4个班(初小2个班、高小2个班);1967年办初中;1977年创办高中;1980年撤消高中;1983年撤消初中并入双溪初中。

  这里先后教育出了蔡炎(行营都使),蔡亨洪、蔡守辉、蔡希杰、蔡成业等四位岁进士,九位庠生(秀才),20多位太学生,解放前有十八书箱之称,解放后120多位国家干部、教师和国企亊业工作人员。

  清明节,在外工作的梓誉村人都要回家来,带着对历史的尊敬和深思在祠堂祭祖。每年的七八月份,梓誉村都会在祠堂开展暑假春泥活动,平时在外读书的学子那几日都会回来,在祠堂接受“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教育。几年前,梓誉村家家户户都制订了家规,学子需要在祠堂背诵自家家规。

  随着时间的流逝,蔡氏宗祠不断地散发出更多的魅力。

·上一篇:探访瑶溪蔡公祠 百年祠堂里最浓宗.. ·下一篇:拜谒蔡文懿公祠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