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开科取士112次(正科84次,加科2次,恩科26次),共有文进士26746名,平均每科约240名。
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336名。二甲赐进士出身(头名称传胪)共8956名,平均每科约80名。登第人数最少为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乙卯科,只有18名;最多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有156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17454名,平均每科约156名。登第人数最少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只有49名;最多为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有319名。
其中蔡姓进士有:一甲4名,二甲71名,三甲88名,共163名占总数的0.61%。而当今蔡姓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0.46%左右。
康熙年间,浙江德清县在短短的12年间,出了叔侄二位状元:蔡启僔、蔡升元。一门双状元,名满江南,士林景仰,朝野称誉。
蔡启僔(公元1619~1683年),万历丙辰科(1616年)二甲进士、吏部侍郎蔡奕琛之子。字石公,号昆旸,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状元。甫登第,即授日讲起居注官等清要之职,史无前例,可见康熙帝对其十分赏识。历任翰林院修撰、壬子科顺天乡试主考官、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工诗文书法,著作有:《洪范五行传》、《游燕草存园集》。
蔡升元(公元1652年~1722年),启僔侄,字方麓,号征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日讲起居注官、左中允、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康熙六十年,告老还乡。次年卒于家,赠礼部尚书。著作有《使秦草》一卷。
蔡以台,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字季实,号兰圃,浙江嘉善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会元、状元。二十五年任庚辰科顺天乡试同考官,日讲起居注官,二十六年任辛巳科会试同考官。精通金石,工书法,能诗文,侍母至孝。著作有《姓氏窃略》六卷、《三友斋遗稿》。蔡廷衡,浙江仁和人。字咸一,号小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榜眼。官翰林院编修,甘肃布政使。
蔡姓登第人数较多年份:
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邹忠倚榜:二甲第72名蔡元禧;三甲第80名蔡而烷、第174名蔡嘉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汪绎榜:二甲第21名蔡彬;三甲第66名蔡维城、第209名蔡任鹄、第239名蔡(佚名)。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于振榜:二甲第46名蔡书绅、第63名蔡霖奏;三甲第6名蔡良庆、第160名蔡兆昌。
乾隆七年(1742名)壬戌科金生生榜:二甲第9名蔡云从、第36名蔡时田;三甲第117名蔡韶清、第195名蔡谦。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科王杰榜:二甲第8名蔡封、第49名蔡璨;三甲第20名蔡上翔。
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赵文楷榜:二甲第35名蔡维钰;三甲第6名蔡炯、第86名蔡毓琳。
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姚文田榜:三甲第7名蔡本俊、第14名蔡梦麟、第34名蔡鸿捷、第46名蔡銮扬、第142名蔡文兰。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顾皋榜:二甲第39名蔡任;三甲第44名蔡行达、第142名蔡超群。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吴廷琛榜:二甲第60名蔡以成;三甲第11名蔡德淳、第110名蔡文增。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科陈沅榜:二甲第2名蔡绍江、第32名蔡家玕、第79名蔡鹏南;三甲第107名蔡以倬、第117名蔡如蘅。
道光三年(1822年)壬午科戴兰芬榜:二甲第31名蔡赓飏;三甲第10名蔡宠、第14名蔡绍洛。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黄思永榜:二甲第45名蔡世佐、第68名蔡枚功、第122名蔡揆忠。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吴鲁榜:二甲第44名蔡曾源;三甲第125名蔡镇、第176名蔡宝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夏同和榜:二甲第24名蔡寿年、第35名蔡桐昌、第101名蔡玮;三甲第2名蔡世信、第17名蔡侗。
以科甲联登而名闻遐迩的蔡氏家族有:福建漳浦蔡世远、蔡新家族;广东澄海蔡蕃、蔡连辉家族。
蔡而烷,字邦壁,号中石,崇祯九年举人,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三甲第80名进士,东昌推官。祖宗禹,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刑部主事。
蔡而烜,而烷兄,字邦鄂,号升薇。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三甲第86名进士,桐柏知县。
蔡世远(公元1681-1734年),而烜孙,字闻之,号梁村。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四十八年己丑科二甲第29名进士,选庶吉士,官礼部右侍郎,赠尚书,谥文勤。
蔡新(公元1707年~1799年),世远侄,字次明,号葛山。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二甲传胪(第1名),授翰林院编修,入值上书房,历任工部、刑部、兵部、礼部、吏部尚书。 《四库全书》正总裁,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会试主考官,文华殿大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卒于家,享寿93岁,赠太傅,谥文恭,赐御葬。
蔡云从,蔡新从弟,字亦飞。乾隆元年(1736年)恩科解元,七年壬戌科二甲第9名进士,选庶常。
蔡氵桂,新兄,字视侯,号青岩。乾隆元年举人,十年(1745年)乙丑科二甲第45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蔡本俊,新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三甲第7名进士,官刑部山西司主事,南宁知府,有政绩。
一门之内,文星云集,世代书香,堪称八闽望族。
广东澄海蔡氏多为北宋庆历名臣,大书法家,端明殿学士蔡襄苗裔。
蔡蕃(襄公23世孙),字俊芹,号松园。性至孝,尝割羊裘为母荐寝。府学生,年十八中康熙辛卯科(1711年)第60名举人。以母在不上春闱者22年,庚戌母殁,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会试荐卷,乾隆元年(1736年)殿试,中三甲第138名进士。与蔡新(二甲头名)、郑板桥(二甲第88名)、邓时敏(二甲第89名,小平同志曾叔祖)、郑大进(三甲209名)同科。
蔡连辉(襄公23世孙),字仁大,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二甲第49名进士。著作有《天地左海赋》。
蔡熙(襄公28世孙),字勋敏,号载园。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三甲第80名进士,官安陆、云梦、枝江知县。父老相传,熙与林公则徐善,聘为西宾,助其禁烟。
蔡恭(襄公23世孙),蕃从兄,字若卿,号他山,小名石,府学生,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科乡进士,授四川仁邡知县。子姓甚藩,笔者九世祖。
蔡桂(公元1839-1916年),恭公长房五世孙,讳启胜,字居静。同治元年(1860年)成均进士,笔者四世祖。
伟哉蔡氏:
科甲济美 簪缨茂胄
名贤辈出 流芳百世
济阳世家 儒林门第
实至名归 誉传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