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灵秀镇彭田村采访时发现一栋中西合璧的蔡氏番仔楼,建于1967年的蔡氏番仔楼风格独特,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承载了其主人厚重的家乡情。
番仔楼仅一层楼,但有两个山花,稍微大的山花上写着“曙光长明”,另一个山花则写着“东风万里”。记者获悉,番仔楼的主人名叫蔡长明,目前住在番仔楼里的是蔡长明的堂亲戚郭女士一家人。据郭女士介绍,50多年前,与其他石狮人一样,蔡长明也是一位远赴南洋打拼的有志青年,他带着自己的梦想远赴菲律宾,想在那里闯出一番天地。“但是成功并没有那么容易。
”郭女士说,蔡长明刚到菲律宾那会,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到一家鞋厂里当学徒,每天很努力地工作,而身上的钱财仍不够支付日常开支。蔡长明咬牙坚持下来,他白天当学徒学习本领,晚上到大街上去摆摊,卖一些小吃、衣物、鞋子等来贴补生活费。
3年后,蔡长明学有所成,他在菲律宾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并没有把这些钱花掉,而是拿去投资办了一家小鞋厂。在蔡长明的精心经营下,鞋厂的生意越做越好,赚到钱的蔡长明不忘家乡的父母,前后寄了两笔钱回来给他的父母,后来又盖起了这栋番仔楼,而这栋房子的名字也以蔡长明的名字来命名,山花上的“曙光长明”便可看出当初蔡长明建这栋番仔楼时对未来生活的祈愿与期盼。
“近半个世纪,这栋番仔楼丝毫没有改变,我们在这里住得很好。”郭女士表示,他们一家人早已习惯了番仔楼里的生活,她偶尔也会和孩子们讲蔡长明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向蔡长明一样自力更生、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