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宗族建设 更多

宗务百科

宗族组织

族规家礼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族建设 > 宗务百科 > 内容 

血脉传承远 家谱记忆深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6/19

  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与家族文化观念的重新复兴,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又蔚然成风,这是非常可喜的社会现象。“历史不能隔断”,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是。家谱作为一个家族演变发展的脉络根源载体,与国史、县志相辅相成,互为经纬,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助于追根求源寻根问祖

  家谱是家族血脉在宗法体制下一种传承记忆的表达方式,以“叙本系、述始封”来“明世次、别亲疏”,在强化血缘关系脉络、维系家族社会内部秩序的同时进而增强整个家族的传承力、凝聚力和自豪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宗固族”、“光宗耀祖”,亦有助于后世追根求源、寻根问祖。正如修谱人所云:“谱之修也,前业有益于宗祖,后更有益于子孙,所系洵亟重也。”

  众所周知,大凡殷实之家都讲究木本水源,追根溯源,修谱制牒。不可否认,制谱过程中确实会存在“拉虎皮,谋大旗的做法”,将同姓不同宗但有名望的人拉入族内,攀髙枝、抬郡望,混淆了血脉传承的清晰性、正统性。但恰基于此,许多家谱的谱师和家族的制谱人十分注意防范出现“假冒祖宗,乱认宗亲”的错误行径,为保证宗法传承的可靠性又避免惹来他人嘲笑,他们往往设立族规,非我族类莫入,违者驱除家族;更何况许多世家大族严格坚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制谱原则,在历史信息尚未隔代湮灭前就进行有效的统计与记述,从而使家谱具有了更多历史传承的可靠性、延续的稳定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家谱作为一种家族式文化记载传承的史书如同国史、方志般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南方谱北方谱各有特色

  成书后的家谱称谓有多种,常见的有家谱、族谱、宗谱、家乘、谱书、宗乘、合谱等,被大家所用名称最多的,第一应该是家谱这个字号,如张氏家谱。第二则属于族谱这个称谓了,如张氏族谱。家谱也罢,族谱也好,同为张氏,不足以凸显同姓不同宗家族之主体性、荣耀性,因此又有了郡望和堂号,尤其是以郡望来冠名更是彰显家族姓氏渊源的三六九等,如同为张氏,有清河张氏、尹城张氏等。不管何种姓氏,这种突出家族门第的命名不分地域,大都类似。

  家谱根据地域特色一般分为南方谱和北方谱。由于北方尤其是中原战乱相对频繁,人口迁徙融合度较高,而南方经济相对发达,家族传承稳定性较好,各种因素的推动影响了制谱时的内容和格式。细致分来,南方谱记录传承较之丰富,册数也多,而大多数北谱则较为简单,册数也多为一册或两册;北方谱多册的,则要么是大族,要么是当时修谱时家族财力丰厚,虽多但一般也超不过二十册。当然,格式无论北方谱还是南方谱大致都相同,有苏式、欧式、塔式、牒式四种,人们常用的制谱格式是苏式和欧式。从体例上看,大致有谱序、凡例、世系、恩荣录等,有条件的家族则内容更为丰富,体例愈加详细,带有像赞、祠堂图、坟茔图、族规祖训、艺文等,无论是世系还是其他内容都更加的具体形象化,概括起来就是:讲究。

  家谱印刷形式多样

  家谱修订完毕后要付梓,但家谱印刷与一般的古籍印刷略有不同,古时多为活字印刷,木板刷印反而少些,为稀奇之物,近代又有石印和铅印相伴随,当然可能囿于财力等状况还有手抄本传世。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家谱印刷之所以轻剞劂重活字,完全是由制谱的经济成本所决定的。家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能算作商品对外出售的,它的受众只是家族内的族人,而且还不是所有族人,这就使得它的发行量不大,甚至很小,少则几套,多则几十套,最多上百套,印刷千套就差不多封顶了。如付之枣梨则费工费料,成本过于高昂,惟世家大族或财力雄厚之家为炫耀家族荣光方有此选择。相反,雕版印刷之外的活字印刷排谱则简便快捷,成本相对也较低,因此在制谱行业里深受欢迎。从日常的实际应用来看,活字印刷中基于刻字成本的考虑又大都为木活字。世界的发展总是喜欢推陈出新。近代特别是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伴随着西洋事物的传入,制谱印刷也随之与时俱进纷纷采用更加廉价快捷的石印和铅印,甚至在印刷的过程中出现了极少见的多色印刷。笔者收藏一套东光县郝家寺村的《观津兴业堂张氏族谱》便是四色石印家谱,十分赏心悦目。

  家谱不能轻易示人

  家谱告竣后家族长老都会聚集族人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并分派新谱到各亲支近派以作为敦本睦祖的依据。新谱成书,旧谱作为家族传承凭证的历史作用则大大降低,尤其是一些因保存不善而残损严重的老谱因浏览的困难而失去了其存在的实用性。在此情况下,一般在分派新谱祭祖典礼的过程中,旧谱会被焚烧于祖坟旁让代表祖宗的字符化为香火,在子孙看来,这些升腾的香火是充满灵性和福报的,是祖先恩德神佑的降示。因此家谱尤其旧谱是不能被随便处理的,否则是对祖先神灵的不孝与不敬。

  旧谱如还能传承则要么供于祠堂,要么由族人精心收藏,不能轻易示人更不能显于外姓异族,新谱当亦如此。当然,凡事没有绝对。随着家族繁衍的扩大,血缘关系日益疏远,再加上世风不古、家族意识淡薄,宗族观念不强、经济利益的诱惑、战乱、文化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受制,促使一些本该“秘不示人”的家谱被贩卖于市,一方面被售出的家谱如果对于这个家族来说是孤本,必然会使以后续修族谱无所参考而引发支脉紊乱、源流佚考,造成整个宗族文化传承不可挽回的损失,真是罪莫大焉。另一方面,家谱外传,尤其被一些文史爱好者收藏,则有助于地方乡邦文化(如移民文化、名人文化等)的研究,此外也有益于制谱内容和方式的有机交流与借鉴。

  老家谱受收藏者追捧

  原来由于家谱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轻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家谱价格与其他古籍旧书相比相对低廉,即使名人家谱也没有达到趋之若鹜奉为圭臬的程度。现在则不同,无论是否为名人谱都价格飞涨,日益成为收藏的香饽饽了。至于老家谱的数量一些人先入为主以为传下来的都是孤本,其实真实情况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少,因为家谱毕竟是代表祖先之物,大多人家都好好供奉收藏,即使在历史沧桑中有过浩劫,但能保留传下来的仍不在少数。笔者收藏家谱多年,多次遇到此种情况:贩谱人高价索要,自己怕错过因缘以后再也遇不到,于是咬牙买下,谁知过后又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告知,同样的谱还有一套甚至两套,弄的让人十分尴尬,再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旧书古籍,本来印刷就不多的老家谱在历经百年甚至更长的流传延续中日渐变成稀罕之物,成为人们热衷追捧收藏的对象。

  显而易见,作为家族演变档案与情感寄托象征,家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面对家谱无论新旧后世子孙都应当宝之。同样,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笔无形资产与精神财富的家谱文化是炎黄子孙文化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愿它在新时期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滋养。

·上一篇:“宗亲活动”路走何方? ·下一篇:宗亲会文化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