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前往仙游祭扫蔡襄及蔡京..  · 安徽全椒蔡氏宗亲会到淮南开展文化交流与宗亲..  · 蔡氏立姓3070周年暨世界蔡氏祭祖大典  · 福建晋江白垵蔡氏子科家庙重建落成暨袝祧庆典..  · 广东阳山尚集公蔡氏后裔春分祭祖活动  · 广东陆丰大安蔡氏崇德堂重光庆典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现代精英 > 内容 

福建省第七届道德模范蔡红莲

来源:蔡婷提供  发布时间:2021/10/2

  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上井社区居委会有这样一位爱心妈妈,她,只有一个儿子,却有46个孩子叫她“妈妈”;她,28年来坚持不懈为福利院代养45个孩子;她,用生活点点滴滴的慈母情怀,诠释了人间的真爱——她就是蔡红莲。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省、市、区媒体纷纷报道;2014年母亲节当天,中央电视台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

  1992年,蔡红莲、苏志强夫妻俩工作的原铁山造纸厂因效益不好,处于半停产状态,两人同时下了岗。此后,蔡红莲便在福利院找了份工作,丈夫苏志强在企业上班。当时福利院开始招聘“寄养妈妈”,让孤残儿童获得家庭温暖。蔡红莲便加入到“寄养妈妈”群体中。蔡红莲看到残疾最严重的龙福良毫不犹豫地把他领回家。他是在蔡红莲家寄养的第一个孩子。由于蔡红莲无微不至的照顾,龙福良在她家住了最长时间、长达20年。从此,蔡红莲走上了“寄养妈妈”之路。

  蔡红莲此后又接连寄养了44个孩子。有双目失明的、癫痫的、脑瘫的、肢体残缺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自闭症的,除了4个孩子身体基本正常外,三分之二的孩子属于重度残障。为了照顾好孩子们,蔡红莲每天早晨4点多就要起来煮饭洗衣、去菜市场买菜,6点多孩子们醒了要给他们喂饭,帮他们按摩。有时,孩子生病了,她天天往医院和家里来回跑,经常脚都跑软了。

  2008年5月,一名出生不到两个月叫成汉明的小男孩就被送到了福利院。当时的小汉明体重不足1公斤,先天性双足内翻,右手指粘连,左拇指残疾,身体各项指标都不达标。蔡红莲把小汉明领回家后,小汉明高烧不退,她天天往医院跑。在她半年多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可以正常行走了。2015年9月,蔡红莲接收一个刚出生10天左右的“小宝”,这是她带过的45个孩子里面最难带的一个,既会奶粉过敏,又不肯睡觉,一直要抱着,晚上1个小时要起来一次,累得她差点神经衰弱。她拿出加倍的耐心和爱心照顾,“小宝”很快就长成人见人爱的“小肉墩”。

  28年来,蔡红莲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她家里寄养最多时,一次寄养了6个孩子。其间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有人说,蔡红莲寄养那么多孩子是为了赚钱,其实最早寄养一个孩子政府才每月补助200元,之后随物价增长逐年提高,到2020年才提高到1800元,家里还经常贴补孩子的生活费。

  蔡红莲为了照顾好寄养孩子,经常冷落自己的孩子,无暇照顾自己的家人。但她坚持不懈28年慈母般的大爱情怀,不仅感染带动了全家人——父母、公婆、丈夫、儿子都一起来支持并共同照顾好寄养孩子;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周边邻居,他们从最初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转变为主动上门帮蔡红莲家解决困难……在蔡红莲及其家庭的影响下,新罗区先后出现了上百个“蔡红莲式”的寄养家庭,从而形成了敬老爱幼、扶弱济贫、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上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 ·下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蔡吉人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