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日,是我国汉民族民间盛行的传统佳节十月朝(音招),又称十月朔、寒衣节、祭祖节。其实就是个祭祀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七月半(中元节)合称为一年中的“三大鬼节”。
在龙南太平杨村,只有员布,和东水(除个别村庄外)盛行过十月朝。有民谣为证:十月朝,糍粑油菓烫(音那)嘴(音再)包;十月朝,放出牛嫲牛牯满塅跑。改革开放前,过十月朝的人家都跟过年一样丰盛,除了满台滿桌的鸡(鸭)、鱼、肉外,还要打糍粑、炸油菓等。又因为收完稻谷、番薯、花生、豆子等农作物后的田野、坡地一片空旷,大部分土地冬闲了,可以把耕牛放出来吃草、游逛了。
古语云:“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祭奠先人御寒气,敬老孝老世代传。”关于十月朝的起源,据考证,早在周朝时,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盛况: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还有的地方把十月朝过成专事上坟祭祖的寒衣节,供奉的都是秋收之物品,意在向祖先报告已完成秋收。这天,除上坟烧纸外,还用彩纸做成衣帽焚于墓前。故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老北京也有谚语云:“十月一,送寒衣”。因为进入农历十月,天气转冷。作为生者祭奠祖先,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使先人免受冷冻之苦;三是教化后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四是祈求祖宗保佑平安。
说起寒衣节送寒衣,必然与孟姜女哭长城那催人泪下的神奇传说有关。当年,孟姜女丈夫范喜良(也称杞梁),被官府征役去修长城。孟姜女便在十月初一启程,去给千里之外的丈夫送衣御寒。流传于甘肃河西一带的《孟姜女宝卷》中的唱词:“十月里,十月一,麻腐包子送寒衣;走了一里又一里,我的郎君在哪里?”当她走到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劳累冻饿而死,便呼天告地号陶痛哭,竟把一段长城哭倒。她埋葬丈夫后,便含恨自尽。当地百姓感念于心,便在每年十月初一这天焚烧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此风俗便一直流传下来了。
在南京,十月朝送寒衣,是将各种冥衣装在红纸袋中,写明亡者的姓名身份。初一晚上,把红纸袋放在供堂上祭奠,然后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先供一碗祖先尝新,然后家人才能享用。有谚语云:“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而在苏北大丰一带民间,则有吃“红豆饭”之传说。早年间,当地有个放牛娃因反抗地主盘剥被杀害,鮮血染红了撒在地上的饭菜,这天正好是十月初一日。后来,穷人们便在每年的这一天,都吃红豆饭纪念他。有童谣为证。“十月朝,放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而广东惠州人的十月朝,传说是牛的生日。他们的主要习俗是吃道逆糍,一种糯米糍粑的风味小吃。
十月朔起源于秦朝。据南朝宋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即秦朝曾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十月初一,正是新年之始。秦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为首,夏历的十月初一相当于秦朝的元旦,十月朝就是当时的元旦佳节,所以较为隆重。黍臛,是一种杂以黍米的肉羹,用以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
十月朝送寒衣,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纪念,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情怀。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诗云:“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处,九原尚可认封包。”本《诗经·豳风·七月》载:“九月授衣”之义,朝廷在这天有赐衣之制,士民祭扫祖先坟茔,多烧纸剪冥衣。故明清时又称“烧衣节”。在清代,寒衣节过后还要颁发历书。旧时的老北京大小胡同里,常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着历书边走边叫卖。另据后人考证说,大凡香火较为盈盛的家族墓地前,其后代子孙肯定比较兴旺发达。此话确有一定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