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 ,赣南客家人叫拖板子、拉板儿、木拖鞋,杨村太平客家人却叫“嗄啦板子”。因走在石板路上发出的“嘎啦嘎啦”响声而得名。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整个三南地区一到春末夏秋时节,无论是村里、路中,圩上七街八巷都是不绝于耳的嘎啦板子清脆而又熟悉、节奏散漫而又悠闲的“嘎啦嘎啦”声。就因其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穿着舒适,早已成为赣粤闽浙桂川及港澳台等地客家人特有的风俗而流行甚广。并伴随着华侨的足迹,很快便流传到南洋等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凡有客家华人居住的地方 ,就有嘎啦板的身影出现。它取材较广,主要用松、樟、栎、柏等杂木制作,按照脚的大小长短,在鞋底挖一个斜凹槽,鞋两侧钉上一块两至三指宽的橡胶皮子即可穿着。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最经济适用。
在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客家木屐堪称为传统的足下文化,并具有典型的东方民族客家风情,但又不独是中国人的“专利”。日本人也很盛行穿木屐,据说,他们穿木屐的风俗是从我国唐代传入的,便迅速在岛內流行起来。又传木屐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谓历史久远。早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人们穿木屐已是司空见惯,成为百姓家一道亮丽的风景。据《太平御览》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途径蔡国,因他穿的木屐与众不同,睡一晚醒来后,他的木屐已被人“借”跑了。除了我国,朝鲜、日本、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地也流行穿木屐,且风俗不同,造型各异。当时的日本还流行一首《木屐歌》“……我为祖先而骄傲,我为木屐而自豪!”据说日本人的祖先就在中国。充分体现了日本木屐传统文化和我国客家传统木屐文化一脉相承,且根深蒂固。近些年来,日本木屐吃香的风头正劲,不少人还把穿木屐当作祖先留给后人的“国粹”。他们认为,脚蹬木屐是弘扬日本民族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木屐还被当作登山鞋使用。如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在任浙江永嘉县太守时,曾遍游名山大川。为了登山方便,他特制一种登山木屐:鞋底前后装有活铁齿,上山时去前齿,下坡时去后齿。由于爬山稳当,下坡省力,人们称之为“谢公屐”。木屐刚出现不久,只有穷人会穿。后来,皇帝也爱穿它,顿时身价倍增,盛行一时。清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所述及的,就是日本平民所穿的“两齿更甚高,又有作反凹者”的木屐。魏晋时流行的木屐,底部有两齿,最早作为雨具用,便于在坎坷、泥泞的山路行走 。又据《晋书·宣帝本纪》载:“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两千人着软木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
木屐,在我国一些典籍或史料记载中,有关木屐的起源还有一段悲壮的传奇故事:战国时,晋文公曾以烧山欲逼介子推出山做官,子推却坚辞不受,于是抱着大树焚烧至死。晋文公十分痛惜介子推,为了纪念他,就用那株烧至半焦的树段制作成木屐,每日穿着它慨叹不已:“悲夫,足下!”疼爱之情跃然足下。可见,我国木屐的出现,应该早已春秋时代无疑。
客家人穿木屐,本是现代最好的休闲方式之一,它穿着方便和经济耐用,也有人叫“懒人鞋”。釆用天然木材加工的木屐,除其天然的理化指标外,还有清洁卫生和较好的保健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柏木祛风痹;松木愈伤口、生肌止血;樟木除脚气;苦楝杀三虫疥疡。借“足心道”疗法,用刺楸做木屐可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等。因为布满穴位的脚掌,经常受到坚硬的木屐鞋面的按摩,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如:不易感冒、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还有望增加食欲,不易患平足、鸡眼和脚气病等症。可使足、脚部肌肉较为结实有力,行走姿势也较为端正。
深巷嘎啦响,夜半犬吠声。那刚笃的叩击大地之响,是客家人豪爽耿直秉性的自然流露。每双嘎啦板子都隐藏着客家传统文化和生活密码,记录了太平人的前世今生。它踏响的不只是大地的回声,还有太平客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悠时光。它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现实铿锵有声的叩问……一双普普通通的嘎啦板子,就是一部太平客家人的艰难创业史。客家先祖在长途跋涉、迁徙的踩踏中,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来到杨村开疆拓土安居定业,然后繁衍发展。承载了多少太平客家人的辛酸之泪和苦涩汗水。斯人已逝,谁能知晓?只有这一双双家家都有的嘎啦板子可以佐证。它是守望一代代儿童们健康成长的伙伴,陪伴一辈辈大人们勤俭持家的知己。
木屐和草鞋一样,有着光荣的革命信仰和红色记忆――在湖南革命纪念馆里珍藏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一双老木屐。1921年,45岁的何叔衡放弃高官厚禄,辞别家人,带着那个藏有老木屐的皮箱,登上嘉兴南湖的小船,跟着一支红军队伍,一路跋涉从瑞金去往闽西山区,突遭敌人围追。他毅然高喊着“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而英勇跳崖牺牲。是这双老木屐伴随着何老风雨兼程,用足迹踏出了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当年红军和苏区干部脚穿草鞋干革命、打江山。而太平的土改干部,也和杨村人民一起脚踏嘎啦板子,参加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杨村人民在乡镇历届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关怀下,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逐步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脱掉了古朴的嘎啦板子,从温饱走向了富裕。世代杨村客家人所钟爱、最具乡土气息的嘎啦板子,已被款式多样的现代塑料拖鞋、皮制凉鞋所取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再也难以听到那一声声清脆耳熟的“嘎啦嘎啦”的亲切乡音了。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会穿它了,许多年轻人、小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嘎啦板子”,更不晓“木屐”是何物。笔者担忧,曾世代火热风行的太平客家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嘎啦板子,和众多客家古旧物件的命运一样,将会遗憾失传。默默无闻地躺在博物馆里某个角落,供人们参观欣赏,或在考古文物者及收藏家的手里鉴赏、把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