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言用来形容蔡京最是贴切不过。单一部《水浒传》,蔡京的门生故吏遍布水浒官场,他的直系亲属更是位高权重,大权独揽,比如其子蔡攸官至极品,女婿梁中书坐镇大名府,就连小儿子蔡得章也是身居江州知府要职,门庭之显赫无人可及。
说到蔡得章,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蔡太师与宋太公两位慈父不谋而合地都把眼光聚集在了江南鱼米之乡——江州:一个千方百计把儿子放在江州要位,一个挖空心思把儿子发配江州牢营,两位老父亲都希望儿子能够在江州坐享受太平,免于磨难。没想到这两个宝贝儿子在江州的碰面,却撞击出了《水浒传》中最为惊天动地的火花,险些把江州城折腾了个地朝天。
蔡得章,因在蔡京诸子中排行第九,“因此江州人叫他做蔡九知府”。此人在书中无甚大德,亦无甚大过,就连头号仇人宋江等都认为“(宋江)被害一事倒不干蔡九知府事,都是黄文炳那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想来在宋江眼中蔡得章就是一个任黄文炳摆布的提线木偶,对一个毫无思想主见的木偶又有何恨之有?
由此足可见蔡知府碌碌无为到了何种程度,实无半点奸雄蔡京的风范。考虑到蔡京之孙(娶童娇秀的那位)有些愚傻,再联系到蔡九知府的平庸,恐怕蔡京子弟也如李白子孙一般,在经历一代绝顶聪慧之后,则由于某种原因子孙智商突然转入平庸甚至憨傻。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蔡阔少养尊处优已久,过惯了极品官二代的生活,上进心缺失,流连于声色犬马,对于劳形之案牍,显耀之功名殊无半点兴趣,反正也无人敢质疑他的政绩,阻碍他的高升,乐享清福,所以居高位而不思其政。
但不管何种原因,放如此之人于国家钱粮要地,毁当地之民生,坏国家之钱饷,皆是百姓之难,国家之祸。此种貌似无大害的不作为之人比起那些大奸亦大才之人来说,恐怕对国家的危害犹胜,是一剂让国家“安乐死”的慢性毒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