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古代先贤 > 内容 

巍巍蔡公 千古风范

作者:蔡干豪  发布时间:2022/8/6

   蔡襄公(1012-1067),字君谟,谥忠惠,北宋名臣、宋学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植物学家、茶叶学家。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生于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枫亭驿一个农民家庭。康熙年间枫亭人郑德来有《青泽考》一诗并序,序中说,“忠惠公生于赤湖,旋迁牛山。赤湖去牛山不越二里,族姓既蕃,第舍错布相望,虽迁犹族居也。古谶云:‘赤鲤隔青牛,其中有公侯,生在蕉溪里,死在草市头。’故老今犹称之。”受地天地灵气和人文精华哺育,他少年得志,先后知开封、福州、泉州、杭州等府。他一生为官刚正忠直,光明磊落、敢于辟邪扶正,针对时弊,政绩斐然、光映照人,深受当时人们的爱戴,素有“庆历名臣”的美称。

   自幼立凌云志  少年建功漳州(……),

   写《四贤一不肖》  正气振西京师(……),

   鼎力倡导新政 四谏史册美名(……),

   知福州泉州府   除弊改革兴利

   庆历五年(1045年)四月,34岁的蔡襄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后改福建转运使。至和元年(1054)蔡襄以礼部郎中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至和二年(1055)蔡襄以枢密直学士起居舍人泉州军州事,徙知福州府。嘉佑三年(1058)七月,他再知泉州府。

   蔡襄初到福州就深入调查,体擦民情,除弊兴利。他第一次知福州两年多,就做了许多好事。再度知福州更加政绩斐然。《皇朝编年纲目备要》记载:“襄之知福州也,荐进士周希孟为本州教授,闽士多好学,而专用诗赋以应举,襄得希孟,专用经术,传授学者至数百人。襄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为诸生率。”北宋士人由于能充分参与政事,儒学逐渐改变了先前一代“重诗赋、轻经义”的风气,提倡“经世致用”,欧阳修、蔡襄等人被史家认为开了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宋学新风。这种新宋学到王安石时形成系统学说,称“王氏新学”,为朝廷认可推行。直至北宋灭亡后,逐渐衰落,后为程朱理学所取代,在“经世致用”方面,就大大后退了。

   重文重教,礼贤尊师兴学。当时士人重视学习诗赋以应科举,不重视“经世之术”的学习。为了纠正当时儒生沉溺于雕琢文章的积弊,蔡襄注重实际,提倡士人学习经术开创宋学之先河。他在福州兴办州学,礼贤下士聘请有学问有德行的本郡名士周希孟、郑穆、陈烈、陈襄等人主持福州州学,教授“明理尽性”的道学。还亲自到学舍执经讲授,“为诸生率”。蔡襄倡导“文章与礼法并重”,使文化教育普及,州民知书识礼,促进民风淳化,社会安定团结。周希孟、郑穆、陈烈、陈襄是当时福州的经学大家,宋代理学的先驱者,有“海滨四先生”之誉。由于蔡襄的倡导,四先生相与倡道于海滨,对后来福建理学(闽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革除民间陋俗,整饬社会风气。当时福州封建迷信盛行,社会风气败坏。福州虽系郡治,但民智未开,巫觋为祸,百姓患病不求医而求巫,以符咒治病,枉死者众多。社会风尚奢靡,婚丧嫁娶大肆铺张浪费,甚至导致鬻田卖宅,倾家荡产。蔡襄一方面严厉打击巫蛊之害,下令取缔巫觋百余家,禁止巫蛊继续害人,一方面“劝化医”,命人整理医书《太平圣惠方》,择其实用性的药方6096方,一一录出,刻板列于牙门左右,供人采用。并亲撰《圣惠方后序》,刻成碑文,立于虎节门内,“晓人以巫祝之谬,使人归经常之道”。同时举办医学堂培养医务人员,从城乡挑选聪慧之人,教他们学习医学知识,为百姓治病。闽中“左医右巫,疾家依巫索祟,而过医之门十才二、三”的落后习俗逐渐改变。蔡襄还制定颁布《福州五戒》、《山头斋会戒》和《教民十六事》,反对崇信鬼神,反对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反对土地兼并和富人剥削贫民,提倡节俭和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从此闽中鄙陋风俗大变,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

   当时闽风俗过分看重鬼神。凡是死人丧事,死了人举行大型佛事,宴会宾客,以为丧事要尽力办得丰侈,才是孝顺,家财不够的就卖掉家产得到置办钱才敢发丧,蔡襄下令禁止大办丧事,提倡从简节俭。

   那时福州城乡巫医猖獗迷信风盛,风俗重巫不重医。大多数病人家不是请医生治病,而是请巫婆神棍到家中索祟驱鬼。而使病入膏肓,不治而亡。蔡襄治理福州时,见民患病不就医而就巫觋求治,襄公珍惜百姓生命决心要兴医灭巫,破除迷信,改变这种不文明的愚昧现象。多为蛊毒所害,为了打破这一愚昧无知状态,他请高人从广集汉、唐以来名家方剂和民间医疗验方的医书《太平圣惠方》刻版列衙门左右,中选取出应用有效方便的六千零九十六方内容,一一录出,刻板公布福州府衙门前,为病者提供药方。还亲自写了《圣惠方后序》一文,宣传劝导民众有病看医用药,还挑选一批聪明的青少年学医,解决民间医疗急需。同时还举办“医学堂”,“择民之聪明,教以医药,使治疾病”。“医学堂”设在虎节门西总门之东,这可算是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医学堂”。福州气候炎热,百姓经常中暑。蔡襄主张普遍种植榕树,疏通河道。由于福州普遍种植榕树,疏通内河沟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绿荫蔽日,医疗措施得力,中暑明显减少,福建的“瘴气”问题得以较好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北宋末年,福州地区的人们都以为榕数是神树,凡有大榕树的地方都建起了观庙,

   福州当时依然属于南蛮之地,民间素有“畜蛊”恶俗,饲养毒虫,制成毒药卖钱害命,蔡襄严加禁止,“凡破数百家”,蛊毒乃止,此事曾经引起仁宗重视。由于蔡襄采取种种措施,移风易俗,保护环境,福州生存环境得到极大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蔡襄公也因此被民众神化。

   蔡襄传世墨宝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等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宋代以尚意书风著称于世,论宋代书史必言苏、黄、米、蔡,而蔡襄名列北宋四大家问题,在明朝以后引起文人墨客的争论。有人认为蔡襄为北宋四大家是摆设,就为这个“蔡”到底是蔡襄还是蔡京,颇有争议。其实当时苏、黄、米尊蔡襄书法家为首,确实有两点:其一,北宋书风就是重人品人格,蔡襄人品好,德在人先,书法艺术又是“本朝第一”,渐渐被推为书法届之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其二,蔡襄是恢复魏晋书风的倡导者、举旗人。苏东坡、黄庭坚都高度评价蔡襄的书法“秀丽可爱”;沈括赞扬蔡襄书法“自成一家”;明朝的徐勃说“宋初善书者四家,曰苏黄米蔡,余窃以为蔡当居三公之上”,所以宋史说他是“当时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被推崇为北宋四大家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轻税薄赋重农 大胆改革吏治

   早在漳州任上,蔡襄就对泉、漳、兴化三郡的身丁米不合理负担和兴化废五塘等事深为关切。泉、漳、兴化三地在陈洪进时代,每年交纳身丁税,后来改为交米,每丁五斗,陈洪进纳土归宋后,身丁米用官斗订正,结果泉州和兴化军变为七斗五升,漳州增至八斗八升八合,且以米的时价拆算交钱。北宋大中祥符间,朝廷诏减浙江、福建六路身丁钱,惟三地身丁钱已折变为米,当时主官没有清楚论奏,故依旧交纳。于是三地皆无受到六路减税之利,反而负担加重,此事蔡襄一直在努力反映,还在洛阳任上时,就与曾担任福建转运使的庞籍当面讨论过这些事,还曾写信催促庞籍向朝廷反映。这次事情已在职权份内,蔡襄又向朝廷奏诉,但还是得不到朝廷答复,直至皇祐三年(1051)十一月,蔡襄再次在京任职时,又上奏要求改良盐法,让百姓纳钱通煎,让商人纳钱境内通贩,这次途中又向朝廷上札子请求:“令臣回福建日,与本路转运使共同商量,分析利害以闻,然后朝廷相度可否施行。”未到任而谋其事,蔡襄勤于任事如此。又经努力,才在曾任福建路转运使,时任宰相的庞籍帮助得到实现。仁宗下诏:“泉州兴化军旧纳七斗五升者,主户与减二斗五升,客户减四斗五升,漳州旧纳八斗八合者,产户减三斗八合,客户减五斗八升八合。”蔡襄奏请朝廷让闽人自煎和通贩,使民分享盐利。蔡襄为减轻人民负担,奏请朝廷减征身丁米一半,深受民间爱戴。

   在任福州和泉州任知府期间,首先整顿吏治。例如,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把他革职为民。

   力主社会和谐,为劝人从善,蔡襄撰《福州五戒文》,提倡家庭和睦,乡党亲善,戒田主不要兼并农人,商贾不可欺诈贫民。人人各守本分,和谐相处,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根据福建特点,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改革募兵制度。北宋初年厢军实行易地轮换,福建的厢军被派往遥远偏僻的广南(今广东、广西)水土不服,染病而死很多,回防时往往死亡大半,每次新兵出发,都与父母妻子诀别,哭声盈野。蔡襄向仁宗建议,福建的厢军不再派往广南,只在就近屯驻更戍,得到批准,存活了很多人命。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力主教育改革。在福州创办了学堂,开化民众。首先他善待当地士人,到任伊始就主动登门拜访名士,折节与周希孟、陈烈、陈襄、郑仁穆等福州著名的儒士交朋友,即使意见不同失了面子也不见怪。士人中的陈烈大概见识不广有点迂,有次蔡襄在州衙后园宴请郡城名士,依照宋代官宴令官妓歌舞助兴陋,陈烈看不惯,越墙不告而别,有个客人赋诗打诨,有“山乌不知红粉乐,一听檀板便惊飞”句,讥笑陈烈,陈烈事后投牒责备蔡襄,蔡不见怪,还复信表示接受意见,改革陋习,以后不再举行这种宴会了。不久开春上元放灯,蔡襄与民同乐,依据旧例要求每家出七盏灯,陈烈不满,故意作了一盏丈余的大灯,上面写着“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蔡襄也不以为讦,立即取消了每家七盏的规定,随民自便。

   梳理福州水系 修浚晋安河道

   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北宋初年,福州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人口猛增。如何解决好城市供水、排污和内河航运交通等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定与否的大事。蔡襄出守福州之日,和他的植树绿化同步进行的另一项巨大的工程,便是开河,修“水库”,使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有一个的理想的水利系统,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蔡襄两次出知福州,看到福州时常大旱大涝,多次照请朝廷减免赋税。庆历五年(1045),蔡襄以右正言直史馆首次出知福州。时福州发生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民不聊生。蔡襄到任后一方面奏请朝廷减免福州人民的税赋,一方面组织民力修复东北郊的水库(“古五塘”)灌溉农田。五塘在东湖,位于福州城东北部,周围约23里,是晋严高任太守初筑福州新子城时,与西湖同时开凿的,汇“东北诸山溪水纳于东湖”。随着时间推移,东湖慢慢堵塞,数十里溪水无处可流,下雨发水灾,无雨现旱灾。五古塘修复之后,大片农田受益,百姓额手相庆。蔡襄重新在东湖恢复“古五塘”,使大片农田受益。该水利一直沿用至清代。五塘修复后,农民感戴蔡襄功德,于塘侧为他建生祠。

   嘉祐元年(1056),蔡襄再次出知福州,下令侯官、闽县、怀安三县兴修水利工程。据《三山志》记载,当时闽县开挖护城河浦百七十六条,其中崇贤里二十条,易俗里二十七条,瑞圣里二十八条,孝义里三条,桑溪里二十六条,归善里二十六条,古山里十五条,高惠里十二条,嘉崇里九条,合浦南里四条,嘉崇北里三条,海畔里六条,计长“二万一千九百七十六丈,均用民力凡八万九千,溉田三千六百余顷”。在侯官县,蔡襄倡率挖渠浦六十九条,“延袤一百二十五里,其中美宅里十四条,孝顺里一条,王节里六条,孝成里六条,新安里六条,方兴里八条,永钦里九条,处仁浦五条”,使福州城郊大片良田得以灌溉。蔡襄还疏浚了西湖并疏导城内的河道。在“乐游桥”(今晋安桥)向南北垂直方向挖河,北至北岭下,南经水部门东边而抵象园,通向闽江,把闽江与福州北郊的溪流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福州第一条贯穿城区和郊区的南北“大运河”。引西北诸流汇入城东,通过护城濠注入闽江,灌溉了城郊良田,基本解决了福州平原易涝易旱的问题,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历史上福州最大的一条穿越市区人工内河,就是现在的“晋安河”。晋安河的前身,本是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刺史钱昱修筑福州“外城”时开凿的一条东门(行春门)外的“护城濠”。当初这条“护城濠”很小很短。而且到蔡襄初任福州太守时,此“濠”也早已淤塞不通。所以嘉祐二年即蔡襄第二次任知福州府的第二年,决心对这条淤塞了的“护城濠”,加以扩大和延长。据《闽都记》记载:“从乐游桥(即现在的“晋安桥”)开沿城外河,至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经水部门、东抵象园,通闽江。而“乐游桥”以南,则是“潮上大江,自南台东北入河口津”,然后潮水又自水部门外向北回流通至“乐游桥”。这样就把闽江的大潮水,和福州北郊的溪水系统连接在一起。在福州市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贯穿市区和郊区的南北“大运河”。这条城市“运河”的价值,不仅改善和扩大了内河水运,还给福州地区的人民生活创造了一个理想、舒适、美好的自然环境。那时还修复了莆田县水系,莆田县旧有五陂塘,积水溉海滨咸囟地千余顷,八千多户农民赖以为生。在中祥符年间,奏请朝廷准许修复五塘,蓄水以利农户。晋安河现在已经成为福州市内的重要内河和城市绿化景观。

   蔡襄给福州人民修浚“晋安河”,以及在东郊和北郊修复“水库”(即所谓“复五塘”)。不但有利于农田灌溉之需;而且也满足了福州市区园林花木、自然生物成长对水的需要。对保证居民的生活用水,保护福州地区自然环境,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工程。同时在排除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废弃的污流浊水,将其远引排入大江,保护城市环境卫生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这一切,在福州的历史上,作为一个市区综合性的供水、排污、航运系统的总蓝图,应该说是蔡襄首先进行总体设计的。后人谈到“福州之美”、“榕城之美”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应该首先想到蔡襄。

   蔡襄后来在福建转运使任上奏复五塘,为兴化人民做了好事。莆田“胜寿、西冲、太和、屯前、东塘”等五处陂塘始于唐朝,在木兰陂未筑前,赖于灌溉下游田地。宋天圣间,当地官户与强宗陈清等将五塘填改为田地,使许多民田失去灌溉。此事蔡襄本已耿耿于怀,这时职权所在,奏明朝廷,审查核定,除去塘内田地原定产钱,重新积水为塘,当地农民在塘畔立生祠纪念蔡襄。

   另外蔡襄知泉州时期,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他特地三次带领官员到泉州飞阳庙祈雨,自责干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还写下《乞雨题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举来劝告各僚属要关心民瘼,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岁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赞他“爱民心有彼苍知”。晋江龟湖塘可灌田数千亩。但是,沿塘百姓常为用水及管理维修堤岸等问题争吵、斗殴。加上土豪、无赖好事之徒插手搅浑,沿塘百姓冤冤相报,问题久而不能解决。蔡襄深入民间,详为考察,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利工程,加强排涝抗旱作用,以利农耕,相应加强相邻各乡林、黄、苏、郑、吴、蔡六姓的联谊,特制定《龟湖塘规》(后世称为《先宋塘规》),使龟湖有法可依。它明确规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维修问题,保证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他任转运使期间又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众饮用和灌田。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晋江县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为纪念。这些政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尽。

   植榕美化榕城 打造有福之州

   蔡襄是福州植榕造林、保护环境的首创者。如宋至和三年(1056年)蔡襄知福州时,曾令市区种植榕树、各地夹道植松,庇护道路。梁克家《三山志》中有一段人们熟悉的史料:“蔡密学,知福州日,令诸邑道旁皆植松,自大义渡,夹道达于泉漳,人称颂之云:‘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这是一段看似平常却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在研究这段资料之前,有必要考证一下,这里所指的“松”,究竟是什么样的“松”?我认为,这里的松就是“榕城”所常见的“榕树”。廖楚强在《蔡襄在福州的功业》文中考证认定蔡襄当年发动群众种植的树木,大部分都是“榕树”而不是“松树”。蔡襄第二次出知福州期间,下令福州所辖各县(当时福州辖十二县:闽县、侯官、怀安、连江、长乐、福清、长溪、古田、永福、闽清、宁德、罗源)在道路两旁空地,广泛种植松树(一说是榕树),从福州市郊大义渡口开始,一直夹道栽种到泉州、漳州,总共七百多里,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道路,又能在炎夏酷暑时,让过往商旅免受烈日烤晒之苦。福州府内外绿榕成荫,从福州大义渡至泉漳七百里的大道两侧,榕树和松树成行,荫庇道路。从福州大义渡经莆、泉到漳州700里,是福建主要道路,行人众多,蔡襄要求沿路两旁栽种榕树和松树,既为行人避雨遮风,又绿化了地方。《三山志》中所说的“大义渡”就是在乌龙江南岸,现属闽侯县尚干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从闽南到福州的交通要道。现在福厦公路,也是穿过这个地区。人们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些地区的路旁溪边,有许多绿盖浓荫,老干垂髯的古榕树。这里有溪,名“绿榕溪”;有桥,名“绿榕桥”。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应该说就是当年蔡襄首先发动大规模的“植树绿化”的功绩。民歌颂之曰:“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太守种树,庶民遮荫。所以榕漳人民世代不忘蔡襄的功绩,尊之曰:“我蔡公”。

   蔡襄对于种植花木,建设园林,更是一个热心人。他在福州任知府之日,非常喜爱福州的山水、园林。常在公余之暇到西湖游览,并留下过不少的诗篇。除西湖之外,他对美化整个福州也不遗余力。在他的一首题为《福州堂下小栏花卉多是手栽,今已繁盛,因赏花有所感悼》的诗云:“爱花尽日傍花台,点检当年手自栽。前事已随朝暮变,旧丛空见浅深开。山禽忽下还飞去,溪雨才收又复来。只有春醪能遣恨,无人栏畔共持杯。”可见,蔡襄不但是一位爱护花木、园林的知府,而且也常常亲手种植花卉。在他的影响下,当年福州的种花游园的风气甚盛。据明徐编撰的《蔡福州外纪》中一段史料说,北宋时福州有一个有名花园“春台馆”,蔡襄任福州太守之日,每年二月必开放纵民游赏一个月,“与民同乐”。蔡襄还为此事作《开花园》一诗:“风物朝来好,园林雨后清。鱼游知水乐,蝶戏见春晴。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观民聊自适,不用管弦迎。”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时代,在蔡襄的精心保护经营之下,大大小小的园林遍布福州。而且由于在较大规模上发动了大面积的植树绿化工作,使福州地区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和美化。

   《荔枝谱》创学说 专著永世留芳

   蔡襄的《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植物学荔枝专著,成书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共分3卷7卷,分述荔枝的历史、产地、运销、食性、养护、加工、贮藏、运销和品种等,介绍荔枝品种32种。《荔枝谱》文短意赅,语言通俗,朴实无华,是一篇优秀散文,书中论述了福建荔枝的栽培、服食、加工和品种。全书按专题分为以下 7卷。①阐述天下荔枝唯福建、广东、南粤、巴蜀有之。真正良种产于福建的4个郡,其中福州最多,兴化军特奇,泉州和漳州亦知名。②介绍兴化军的风俗,凡园池胜地,只种荔枝,其中陈紫品种色香味最佳,天下第一。③叙述福州种荔枝最多,甚至一家有万株的。商人将荔枝加工品外运,陆路至京师、北戎、西夏,船行到新罗、日本、流求和大食,莫不爱好。④认为食荔枝对人体有益无害,有人一天吃千颗,也不生病。⑤介绍种植技术。例如荔枝新苗畏寒,冬季要覆盖;长成后,春天开花,色白,每隔一年开花一次,叫作歇枝。⑥介绍加工方法。有红盐法、白晒法和蜜煎法等。其中白晒法的制品色黄白而味美,用于进贡和销往外地。⑦列出福建32个荔枝品种的成熟期、果实大小、颜色、香味浓淡、酸甜程度等。按品质排列顺序,领先的12个优良品种是陈紫、江绿、方家红、游家紫、小陈紫、宋公、蓝家红、周家红、沙家红(前9种以种植者的姓命名)、法石白、绿核和园丁香。其余20种未按品质排顺序,它们是虎皮、牛心、玳瑁、硫黄、朱柿、蒲桃、蚶壳、龙牙、水荔枝、蜜荔枝、丁香荔、大丁香、双髻、真珠、十八娘、将军、粉红、中元红、火山和绿荷包。在叙述32个品种时,分别摘要举其特征,可与现代荔枝品种源流相考证。还记载了当时荔枝生产除了满足国内消费外,还远销新罗、琉球、大食(阿拉伯)等地,是有关荔枝国际贸易的重要资料。书中对每一品种的特征都有简要的说明。蔡襄在900多年前写出这么一部传世之作,确实令人赞叹。此书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荔枝研究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荔枝研究专著,至今已翻译成英文、法文流传世界。

   闽茶文化鼻祖 著《茶录》传百世

   仁宗对蔡襄在福州任上的善政时有所闻,深为满意,才两年三个月,不满一任,就升蔡襄担任福建路转运使。转运使又称漕使,主管本路各州、府财政收入,兼管边防,刑狱及考察地方官吏和民情,职权较大。蔡襄在这一位置上干一年半多,又做出了许多成绩。其中最重要的看来是发展了福建的茶业和中国茶文化。

   蔡襄为发展福建茶叶,增加福建地方财税收入,他亲自负责福建贡茶的监制。福建北苑建茶驰名于唐末,五代王审知闽国时已成为贡茶,闽国亡后归南唐,南唐派专职官员建龙焙制作“龙茶”,北宋丁谓为福建路转运使时,注意制茶枝术的改进,所制“大龙团”饼茶誉满京华,号为珍品。官办北苑御园在建瓯县凤凰山一带,虽然那里山高水寒浓雾缭绕湿气很重,蔡襄为了监制贡茶,亲自入山,朝夕与茶农、茶师相处,探询其载培,采摘,焙制、烹试技术,蔡襄任职期间改易大团茶制作工艺,研制了“小龙团”茶,选取茶树上顶尖嫩叶采下,水浸后剥去包叶,用中间叶心精制成茶,质量精绝,成为茶中极品,开创了福建茶叶发展的新高度。得到了宋仁宗的称赏,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宋徽宗在品尝了福建“小龙团”茶后,在《大观茶论》里称北苑“龙图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宾出而传玩。”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该茶“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可见龙凤团茶之珍贵。

   宋代的龙凤团茶,有“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之说。制小龙凤团茶是蔡襄在茶叶采造上物一个创举,当时赞美之声不绝。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说到:“建茶盛于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庆历中,蔡襄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可谓上品龙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辄试。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宾出而传玩。”可见,当时小龙团茶朝廷视为珍品,达官显贵也不可多得。熊蕃有《御苑采茶歌》云:“外台庆历有仙官,龙凤才闻制小团。争得似金模雨璧,春风第一荐宸餐。”这位庆历年间的“仙官”即指蔡襄。宋人彭乘著的笔记《墨客挥塵》,其中有两则记载蔡襄的品茶小故事,详尽介绍蔡襄品茶的技巧和品味,说明蔡襄品茶已经达到“独步当世的功夫”。

   蔡襄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不仅精于制茶、精于品茶,首创斗茶文化,《墨客挥麈》中说建安能仁院有一种茶叶,庙中和尚制得“石岩白”茶八饼,特送四饼请蔡品尝,另四饼送给京师王禹,一年后蔡在王禹家品茶,捧起茶瓯一闻,竟能闻出这是“石岩白”。同书还有故事一则,说福唐蔡叶丞请蔡襄饮小龙团,蔡襄品了茶说:“你说请我喝小龙团,为何掺入了大龙团?”主人大吃一惊,叫来泡茶小童一问,才知本来碾好小龙团,够两人喝,刚才又到一客,来不及再碾,就掺了一些碾好的大龙团,主人偑服得五体投地。后来蔡襄撰写《茶录》800多字上下篇,简述了茶叶的色、香、味品质,藏、泡、饮等方法和所用器具,是中国茶文化的上乘之作。蔡襄还善于茶的鉴别。他在《茶录》中说:“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他神鉴建安名茶石岩白,一直为茶界传为美谈。彭乘《墨客挥犀》记:“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蔡襄,以四饼密遣人走京师,遗内翰禹玉。岁余,蔡襄被召还阙,访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笥中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蔡襄。蔡襄捧瓯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

   庆历八年,丁父忧,君谟解职离任。他实际在福建转运使任上仅两年时间,但这短短时间却使他以开明革新的姿态进入了中华茶史,而奠定他茶史地位的《茶录》一文终于在1052年诞生。蔡襄著作的稀世奇珍《茶录》是《茶经》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它作于皇三年(1051),修订于治平元年(1064)五月二十六,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后来被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

   《茶录》虽仅千言,却很有名。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并篇前有序,篇末有后序。在“茶论”中,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作了精到而简洁的论述;在“论器”中,对制茶用器和烹茶用具的选择使用,均有独到的见解。

   蔡襄还是著名的制茶和品茶专家。《茶录》是蔡襄用小楷写给宋仁宗皇帝的,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从色、味、藏茶、灸茶、罗茶、碾茶、罗茶、候茶、熁盏、点茶写出品茶、评茶和茶叶的品质。下篇论茶器,介绍制茶及其制茶的茶焙、茶笼、茶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茶瓶等。是第一部研究和推广福建茶叶的专著。《茶录》是蔡襄用小楷写给宋仁宗皇帝的。《武夷志》记载:“武夷喊山台,在四曲御茶园中。制茶为贡自宋蔡襄始。”蔡襄创小龙凤团茶,著《茶录》,第一次将福建茶叶向世间推出,使福建茶叶进入贡茶,以开明创新的积极姿态进入中国茶史,推动了宋代茶业的发展,为福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蔡襄曾多次书写《茶录》,不仅是推崇福建茶叶,而且推广了福建茶文化,发展了中国茶文化。刘克庄云:“余所见《茶录》凡数本,暮年乃见绢本,岂公自喜此作,亦如右军之于《禊帖》屡书不一乎?”可惜墨迹均不存,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即为蔡襄晚年重书付刻本和其他翻刻本。君谟正定之本应为宋蝉翅拓本,此时距《茶录》完稿十三年之久,距他去世(宋英宗治平四年,即1067年)仅四年,可谓人书俱老,所以论《茶录》书艺当取“宋蝉翅拓本”,其余翻刻本可存而不论。宋蝉翅拓本为经折装,计八开半,每半开高21.8厘米,宽11.9厘米。现仅存序、上篇论茶及下篇论茶器中的“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等部分,凡82行,共774字。缺“茶罗”、“茶盏”、“茶匙”、“汤瓶”、“后序”五部分,及“方孚若家藏刘克庄观”九字题款。

   作为书法家的蔡襄,每次挥毫作书必以茶为伴。欧阳修深知蔡襄嗜茶爱茶,在请蔡襄为他书《集古录目序》刻石时,以大小龙团及惠山泉水作为“润笔”。蔡襄得而大为喜悦,笑称是“太清而不俗”。蔡襄年老因病忌茶时,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老病中他万事皆忘,惟有茶不能忘,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苏轼认为蔡襄制小龙团是劳民伤财,为讨好君王,写诗有:“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丁谓)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等句,应当是一大偏见,茶业税入在北宋成为朝廷财政的大项之一,王安石、蔡京先后建立茶法并为后世相传,茶文化今流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中国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地,茶文化也随之广泛传播,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遗产。这一切都须归功于不朽茶圣蔡襄。

   洛阳桥建奇迹,千古感天动地

   蔡襄的更大贡献是科学方面的成果。宋皇祐五年(1053)蔡襄为泉州太守,后迁龙图阁直学士,他二次知泉州府时,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他体察民情,奏准朝廷批准,倡建和主持修建的洛阳桥。从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前后历时7年完工。该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因建于万安渡旧址,在泉州晋江(今属鲤城区)与惠安交界处,横跨洛江,是我国建造最早最著名的多孔梁式古石桥,亦称“万安桥”。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桥初建时有桥墩46座,两边有扶栏500个,上有精美的28只种类不同的石狮装饰。桥侧有佛塔9尊,桥厅7座,石雕工艺古朴动人。桥全长“三百六十丈,阔一丈五尺”(现测量长1188米,现存830米、宽7米)。现残存桥墩31座,最长的17米,宽4.3米。桥面用石板建造,跨度达11米,宽约1米,厚0.8米每块石板重达二三十吨。残存桥亭两座,石塔5尊,桥头石武士4尊。工程浩大,历时六年告成,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中国著名桥梁学专家茅以升称蔡襄是“福建桥梁的状元”,说“洛阳桥造桥方法是先于水中抛石铺满桥址,形成一座‘海堤’,然后利用浅海里的‘蛎房’繁殖,把石拴上建桥墩。再用船装载大块石梁,利用潮水涨落,把石梁安装在桥墩。洛阳桥的这种基础方法就是近代桥梁所谓的‘筏型基础’,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注:蔡襄的技术应用比国外早近千年),所谓架梁的‘浮运法’,就是今天还很通行……”。福建自洛阳桥建成以后,泉漳等地相继修建近百石桥和著名的江东桥等“十大名桥”,为中国和世界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故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中国公路》杂志1995年第6期以《天下第一桥——洛阳桥》介绍它的科学成就和历史价值。

   北宋时期在洛江海口建跨海大桥,在世界上就是奇迹。近千年来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传奇。传说北宋年间的一天黄昏,一艘渡船离开“万安渡”口驶近江心,忽然有龟精蛇怪浮出水面,顿时狂风呼啸,浊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没的危险。正在这万分危急之际,突然从空中传来连声呼喊:“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那龟蛇两怪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面面相觑十分惊奇,不知到底谁是“蔡大人”。有一位来自莆田仙游枫亭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之后,果然生下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从小勤读诗书,十分聪颖灵慧。到了蔡襄长大懂事时,蔡母便对他讲起当年过江遇险绝处逢生的经过,殷切叮咛儿子要实现她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从此更加发奋苦读,立志要成为一个能替黎民兴办事业的人才。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授封端明殿大学士,颇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造桥愿望,却又感到苦恼:老是呆在京都,何时才有机会到泉州建造洛阳桥呢?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那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不禁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蔡襄一听喜出望外,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与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的心事,皇帝见他再三请求,只好让他出任泉州太守。

   又有传说蔡襄跟随仁宗皇帝下江南,沿途不断为民请命,赈粮灾民,赈款扶贫,受到百姓深切爱戴。当他巡至泉州与惠安的万安古渡,看到水深流急,白浪滔天,每当涨潮时,更是波涛汹涌,游船摇撼,过往客人时有溺毙,不禁潸然泪下,当即又运筹建桥的雄心。他吩咐手下买来蜂蜜,在海岸上写着“君命蔡襄建造洛阳桥”。皇帝漫步至此,见蜜蜂涌扑地觅食,好不美丽壮观,凑近一看,朗朗诵起“君命蔡襄建造洛阳桥”。蔡襄听罢马上跪地领旨皇帝被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我分明在看群蜂排字,怎么会变成了下旨?这又是爱卿设下的圈套让我钻,爱卿戏朕也!蔡襄伏地力谏,吾皇恕罪,皇上金口玉言,怎能有戏于臣。蔡襄略施小计,使皇帝吃了哑巴亏。鉴于蔡襄爱民心切,也不十分计较。谕批他任泉州太守领款督建洛阳桥。蔡襄知难而上,挑起这副前所未有的重担。

   蔡襄奉命,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仪倡建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察勘,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洛阳江两岸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一时工匠四至,各呈技艺。开工那天,江岸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可是,由于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测”,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狂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拼命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桥墩奠基受到挫折,太守蔡襄愁眉不展。

   九百多年前的科技状况,要建一座跨江桥梁,海神也惧怕三分。蔡襄面对放肆翻滚的大江,无法下椿,心如刀绞,一急之下头发白了一半。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指点他“龙宫递榜,求助海神”,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书。蔡襄奋笔草拟了一道黄牒,要求海龙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桥基。写好黄牒后,便坐堂询问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听传唤,赶忙回答:“小人夏得海!”当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黄牒送入海底龙宫,暗自叫苦,只得硬着头皮奉令而去。他边走边想:若要下海,定难生还;如不履令,难保身家性命。索性沽了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来到海边,醉倒在沙滩上。此时正好涨潮,他仿佛被虾兵蟹将带入水府,朦胧中只见美丽善良的龙宫公主捧出玉液琼浆……哪知一觉醒来,手中的黄牒不翼而飞,手心却赫然写个“醋”字。夏得海莫名其妙,慌忙踉踉跄跄跑回府衙向太守禀报。蔡襄正在为桥基难奠愁眉不展,一见“醋”字,顿然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蔡襄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造桥工匠,火速作好奠基的准备。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名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工程浩巨的洛阳桥终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筑第四十六座桥墩时,江边的石头已经用尽,如果不能赶在海水退潮三日期限内把最后一座桥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啸而来,就会冲毁桥基,前功尽弃!就在这紧急关头,恰巧八仙中的吕洞宾驾云漫游经过这里,他深为蔡襄建桥的非凡气魄所感动,不慌不忙地飘落万安山上,轻轻把拂尘一挥,顿时漫山顽石皆点头;又一挥,山上所有的岩石跃然而起;再一挥,一块块大石头全变成“母猪”,成群结队忽隆忽隆奔下山来,跑到海滩,纷纷跳进建造桥墩的地方,卧倒下去,一动也不动。转眼间,这些“母猪”又都化作大石头了。那时,有一只顽石变成的“母猪”,因下山时不小心跌伤了一条腿,所以走得慢了,落在后头。及至它赶到,桥墩已全部造好,因此它只好躺在桥边沙滩上,后人称为“母猪石”。在兴建长桥的时节,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蔡义波的和尚,深为蔡襄急公尚义、造福民众的精神所感动,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竭尽心力地募集建桥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他却把化缘所得的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建桥事业上。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热心为建桥工匠烧茶、送饭,还时常足蹬芒鞋上山采集草药,为患病的民工治疗。有一回,由于连月风雨,伙房的柴草都烧光了。临时从山上砍下的柴草,湿漉漉的烧不着。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长桥,义波僧悄悄掩上了伙房的门,毅然把自己的双脚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烧饭。说也奇怪,义波和尚的双脚顿时像两根熊熊燃烧的薪木,升腾起炽烈的火焰。当他的双脚烧成灰烬时,伙房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饭都煮熟了。造桥的工匠闻知义波僧以足代薪、舍身建桥,无不深为感动。人们在江畔为他立庵塑像,以志纪念。后人作诗赞曰:“为架虹桥甘舍身,代薪双膝泣鬼神。釜底炽火红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再说在桥梁建造中,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运石和铺设墩架,施工进展缓慢。泉州太守蔡襄为此急得无计可施,日夜思虑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蔡襄忽得一梦,又是那位白发仙人指点他差人到清源山麓去请“三人一目仙”帮助。蔡襄一觉醒来,将信将疑,便传唤曾下龙宫递榜的夏得海速往清源山去探寻个究竟。那夏得海急忙赶到清源山,站在弥陀岩等了半天也没碰见甚么“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心急如焚。将近黄昏,他正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手搭肩鱼贯而来,为首的一个只睁着一只眼睛,另一眼瞎;其余两个,双目皆盲。夏得海不禁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吗?慌忙拔腿奔了过去,一把拦住苦苦恳求。那三个乞丐见他十分诚恳真挚,也就答应了。其中一个口中念念有词:“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说罢,三个乞丐忽地全睁开了眼睛,像一阵风似的飘然而去,倒把个夏得海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回来报知蔡襄太守。时过数日之后,果然在洛阳江畔一口古井中,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蔡襄和造桥工匠喜出望外,拊掌赞叹不已。建桥民工到那口井汲水,但闻一股酒香扑鼻,水喝到肚子里顿觉止饥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个痛快。而这口井从不干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酒井”。 在建桥工程中,蔡襄集中了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创造了“筏形基础”,使船尖形的桥墩分开水势,减少了浪潮的冲击力;同时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发明了“悬机浮运”,借助潮涨船高,把一块块重达数千斤的大石板,轻轻托举起来铺在桥墩之间,使洛阳桥渐渐显出了奇伟的雄姿。有一天,蔡襄发现洛阳江中每一块礁石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牡蛎丛,心想要是能采用“种蛎固基”的方法,使牡蛎繁生,把桥基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该有多好呵!他正想着,忽然间江上卷起一阵巨风,刮雨似的把满江的牡蛎从全部吹到洛阳桥墩上,仿佛打上了无数钢钉,使雄峙江上的石桥更加坚不可摧。蔡襄惊奇万分,抬头一看,只见南海观音立在云端微微笑道:“学士苦心精诚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成全你的心愿。”观音大士接着说:“建此长桥,已花金钱一千多万两,财库业已匮乏,待我帮你筹足资金,尔后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绝后患!”说罢,南海观音轻轻摘下一片荷叶,吹一口气,让它化作一位绝色美女,泛舟洛阳江边,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她愿嫁与为妻。一时沿江两岸人头攒动,人们围观烟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争相投掷金钱,但见那些平日贪财如命的富豪子弟,不惜抛掷千金万银。但见金银像雨点般落在小舟上,却无一人能投中美女身上。结果,小舟天天满载金钱而归,纨袴子弟则垂头丧气败兴而回。就这样,又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建造长桥两翼的扶栏三百六十丈,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狮二十八”,使整座长桥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眼看凌波长桥即将峻工,潜伏在江底的龟精、蛇怪岂肯甘休?它们纠集洛阳江上游的九十九条蛟龙,掀起狂风恶浪,张牙舞爪,直向石桥扑来,搅得天昏地暗。就在这时,只见半空中雷鸣电闪,奇光闪烁,奉南海南音之命前来除妖的八仙各显神通,与龟精蛇怪展开一场搏斗。吕洞滨挥动太乙神剑,一下把蛇怪劈成两段。张果老骑着神驴,把作恶多端的龟精踩成一团烂泥。韩湘子、曹国舅、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等众仙也出阵助战,把蛟龙团团围困在江中。铁拐李大喊一声:“众仙闪开,待我收拾孽龙!”只见他打开火葫芦,葫芦中立即喷出一股浓烟烈火,把那九十九条蛟龙活活烧死。这时,天上出现彩虹,江上波平如镜,岸上弦歌声声。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历经七年终于建成的跨海长桥,巍然屹立在万顷碧波上,在我国的桥梁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唐后期起,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港湾区帆墙林立,百舰争流,中外商贾荟集,各地货物集散。然而,万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极大障碍,交通问题远远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万安渡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当时皇帝谕批他任泉州太守领款督建洛阳桥。不仅仅解决了福建南北交通的障碍,兴起了福建桥梁建设的热潮,对福建乃至全国经济腾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所载:“泉州万安渡石桥,始创于皇右五年(1053)四月庚寅,以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辛未讫立。累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分刻在两石碑上,现存碑刻有二,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另一为北宋原刻。文字之洗炼,书法之俊逸,石刻之精美,均冠盖八闽。当时的名士欧阳修称赞蔡襄的字艺是“本朝第一”,而苏轼则说“蔡君谟书与颜、柳、欧、虞不相上下,唯羲之父子过之。今世再有王羲之,乃可议君谟书。”《皇宋书录》也提出:“蔡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南宋周必也说:“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法书第一。洛阳桥与吐谷浑词,皆大书之冠冕也。”明代王世贞称:“万安桥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可见其盛名之一斑。

   蔡“状元”的故事在福建和台湾以及海外都流传得很普遍,先后被编写成《洛阳桥》等各类戏剧在海内外演出。鱼篮观音的典故也因此不胫而走。同时在洛阳桥要下桥桩的时候,据说道家的吕纯阳祖师,也化成一个叫夏德海的人,毛遂自荐替蔡状元送信给海龙王,请海龙王在下桩奠基的关键时刻,退潮三尺,方便工程进行。这一类的感应,不管观音菩萨示现也好,吕纯阳祖师帮忙也好,皆因蔡襄“与人造福”的慈善心地而来。

   忠国惠民风范 万民千古祭祀

   嘉佑五年(1060),蔡襄回京召拜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中知制诰权三司使。英宗治平二年(1067),以端明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杭州,再转颇有政绩。治平三年十月,蔡襄母亲卢氏去世,蔡襄护丧南归故里。治平四年(1067)八月十六日,蔡襄在家中病逝,享年56岁。朝廷追赠少师,又赠吏部侍郎。孝宗乾道五年(1169),谥忠惠。寓意曰:忠之实曰廉,公方正;惠之实曰遗,爱在民。欧阳赞扬:“嶷嶷蔡公,其人杰然”。蔡襄的事迹被收录《宋史》卷320,名列当今的《中国历代文学家大辞典》和《福建科学家名录》之首位。蔡襄芳名立下风范,彪炳千秋,而享誉古今,昭示后人,教仰先贤。

   蔡襄逝世安葬在仙游县枫亭锦岭,历朝历代都受到官府官员和百姓的祭祀。蔡襄墓前立有一对“石望柱”,上刻乾隆的太师蔡新撰写的对联:“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据传,当年墓园占地60多亩,墓前大道还立有“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下马碑。所以明代名士马歘在蔡襄墓前赋诗曰:

  野蒿秋草翳残碑,落日鸟啼宰树悲。

  来往行人知下马,感恩多在过桥时。

   蔡襄是中国倡导宋学第一人,也是福建建造闽学第一人,他的学说受到历代理学学术界重视,蔡襄谢世以后朝廷将其列入福建大儒制诰孔庙祭祀。福州府学建名宦祠祭祀福建历代明贤名宦:唐则有常衮,宋则有蔡襄、赵汝愚、曾巩、柯述、张浚、陈俊卿、王祖道、蔡幼学、孙觉、王瑢、陈鞾、吴革、真德秀、徐明叔、洪天锡、汤汉,元则有王积翁、董文柄、阿刺罕高兴,凡二十有一人。蔡襄名列福建祭祀的宋代大儒之首。

   为颂扬蔡襄两次主政福州的功绩,明初在清泰境(今仓山区下藤路)建蔡忠惠公祠,坐东朝西,长50米,宽12米,面积6000平方米。明代、清代和民国期间都曾重修过。福州的柯蔡宗亲和福建及福州府的历朝历代官员都会到蔡忠惠公祠祭祀蔡襄。2003年因为旧城区改造需要迁移,香港立法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为保护蔡襄祠堂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福建省和福州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福州市领导何立峰、练知轩等多次批示,将保护工作列为专项,建筑部门用科学办法将该祠位置自西向东移了50米左右,按原样修建,辟为蔡襄纪念馆,现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为官清廉,政绩斐然,被朝廷封为福建都城隍庙城隍。福建都城隍庙是闽台两地的最高城隍庙。福州城隍庙中除主祀城隍神外,庙东偏壁间还附祀有13块石刻历代有功名宦诸神碑,创门是:“唐光禄大夫樊公之神,宋少师忠惠蔡公之神,知武冈军杨公之神,参知政事张公之神,直龙图阁孙公之神,将军卢公之神,烈鲜古公之神,元太尉忠献董公之神,行省都事蓝公之神,侍御使韩公之神,英义侯阚公之神,楚国公李公之神,明大夫汤公之神。”其中宋少师忠惠蔡公之神,指曾任福州知州,政绩显著的蔡襄,百姓感激也附庙祀之。可见,只要是御灾捍患、有功德于百姓的,不仅被官方归入国家祀典、也成为福州民众自觉祭拜崇信的神灵,反映了福建民间信仰中对忠、善、义、勇、贤尊崇的价值取向。从明中叶王介撰的《福州府城隆庙碑》碑文可知,地方新官上任,必须先到城隍庙拜渴城隍,并致祭发誓,而后才能履任。另外,明代立国后确立了各地城隍主祭厉坛的制度。祭厉为祭鬼神。祭厉坛带有赦罪超生,安抚鬼神的色彩。官府祭厉坛礼每年三次,春祭于清明日,秋祭于七月十五中元节,冬祭于十月朔日(即十月初一)。除了厉祭外,官员还有许多临时性的祭祀城隍活动,如向城煌神祈雨求晴,禳灾避祸,乃至断案等。此外,每月的初一、十五官员亦常到城隍庙里进香祀神。在地方官员对城隍祭祀活动重视与带动下,福州城隍神信仰得以进一步盛行。形成官民合祭的盛大活动。城隍神诞的祭祀活动也是官民合祭的又一高潮。福州的城隍神诞是农历二月初七。每逢此日,官府致祭有加,民间信众则云集庙前擂台唱戏,或进庙焚香祷祝,晋献祭品,人流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福建都城隍是闽台两地的城隍,在闽台两地有很大的影响。

   1997年,菲律宾华侨蔡金钟先生发现蔡襄陵墓长期失修,向菲律宾济阳柯宗亲总会报告,并以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名义发起重修蔡襄陵墓的倡议。倡议受到世界柯蔡宗亲总会、世界各地的柯蔡宗亲会和海内外蔡襄后裔和柯蔡宗亲的响应,要把蔡襄陵墓重建为“蔡襄陵园”。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派员到福建省有关部门和莆田市政府联系。陵园建设受到福建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福建省文物保护委员会给予指导,莆田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市长吴建华说:要支持世界柯蔡宗亲把蔡襄陵园建设成为“莆田市光观旅游的基地,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世界柯蔡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海内外柯蔡宗亲集资270多万,成立了蔡襄陵园修建委员会,历时三年,于1999年竣工。“蔡襄陵园”占地面积20亩。新陵园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增建“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书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马、石虎,铺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墓陵占地一亩,建造古老壮严,围墙绿树参天,绿草成茵,环境幽静优美。陵园前方“仪门”,高7.5米,白色花岗石构筑,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山门及前门,分别刻有对联:“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挥毫飞龙何曾勋业掩文章”,“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碑”,“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表达了后人对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业的崇高评价和敬仰。在重修陵园时,菲律宾总统依斯特拉和世界僧伽会副会长瑞今(蔡襄后裔)法师闻讯,特致词电贺。全国政协副主席、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蔡襄陵园”和“碑林”。全长134米的“蔡襄书法碑廊”,共有134块碑文,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行、草、隶12600字,为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的碑林。“端明楼”正厅塑有蔡襄铜像,设有书法展览厅,供游人参观。“蔡襄陵园”由主体墓、石仪门、端明楼、前仪门、四垂亭、石望柱、碑廊石刻和仿古石雕组成。碑廊的154块碑文镌刻蔡襄诗文书法手迹及历代名人赞誉文章,有楷、行、草、隶等各种书法,全长134米。蔡襄陵园是集园林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端明楼底层正厅中立有青铜色的蔡襄塑像,左边悬挂宋代朱熹题写赞颂蔡襄的文词:“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右边是枫亭历代进士表;二层为蔡襄的《荔枝谱》、《茶录》、《四贤一不肖》以及历代名人赞誉蔡襄“忠国惠民”、“勤政廉洁”的诗文条幅。

   蔡襄出生在莆田,他居官清正,忠国惠民,刚正廉明,一身正气,蔡襄造福了福州,也造福了福建。蔡襄是福建的,也是中国的,蔡襄文化是世界的。蔡襄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蔡襄的精神永远流芳万载景仰千秋!

   作者介绍:

   蔡幹豪,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副厅巡视员,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柯蔡委员会会长,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姓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客座研究员、学科教材编撰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党派志常务副主编。

·上一篇:入闽开漳始祖蔡长眉 ·下一篇:民族英雄蔡元吉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