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忠义事迹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壮烈之声而响彻古今,全国各地妇孺皆知。而为文天祥生前推崇的英雄蔡蒙吉却仅遗落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一带民间以及云贵蔡氏民间。他和文天祥一样英勇壮烈、舍生取义,成功成仁的事迹都不为全国所知,现在很有必要综合官方和民间所见史料重现他文天祥式的壮烈事迹,叙述他散居各省地后裔,以期引起全国文史界和蔡氏文化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并就教于大方之家。下面分部分叙述:
一、具有儒家文化传统的家世 蔡蒙吉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唐末蔡用元。根据淳熙四年(1177年)嗣裔蔡锦敬录勘公原叙:“莆阳之族,出河南始祖,因王潮徙莆田,入始祖三公(用元)生五公(瑾),五公生十二公(显皇),十二公生恭,恭生刑部侍郎琇,琇生端明殿学士蔡襄”。参证李学勤主编《中华姓氏谱·蔡》47-48页“唐末五代入闽的蔡氏人数众多,较有影响的是蔡用元……蔡用元河南光州人,唐乾宁(894-897)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其后裔传衍于漳州、浦田、泉州各地,成为茂族。……用元五世孙为蔡襄……蔡用元是莆阳、仙游蔡氏开基始祖”。再参证南宋中书舍人彭龟年所写《福粤公传》,“公讳焕,又讳福粤,别号千一。其先仙游人,庆历年间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忠惠公讳襄,其五世祖也”。可以肯定福粤是蔡襄五世孙。结合大埔县肇贻堂《蔡氏族谱》,从用元至福粤世系为:用元→瑾→显皇→恭→琇→襄→旻(淳夫)→成美→协邦→洁居→福粤”。蒙吉乃福粤之五世孙。据上海图书馆藏《河南始祖蔡氏开派各省通谱》一卷十八页载:福粤至蒙吉代系为:福粤(郡庠生)→星兴(增生)→寿传(庠生,诰封进士)→若霖(赐进士,任钦州推官,谥端廉)→定夫(进士,清海通判升刺史)→蒙吉。将括号中的注释证之于《嘉应州志》“进士诸科”中,若霖、定夫的记载和陆秀夫德佑元年写的《若霖公传》,志谱一致,完全属实。从庠生、增生、进士等古学历看。自福粤(威谱记:官至参政,岁荒赈民,民称福粤之神)。至蒙吉,世世读儒家经典,代代以诗礼传家,特别是其祖父若霖父定夫(九峰公学生)至蒙吉三代进士,光耀门庭,儒家舍生取义,修齐治平,仁义礼知信等教育深入骨髓、渗透血脉。儒林门第文化传统确实是蔡蒙吉后来成为民族英雄的家世环境和思想基础。
二、神童夺魁 蔡蒙吉生于宋淳佑五年乙已(1245年)九月十一日午时,字德绍,号梅庵。民间传说,他是文曲星转世,未生,就从娘胎里传来读书声。《蒙吉公行实》说他,“公生而颖异,甫能言,授五经,九岁举笔成文”,州教授郑景仁、知州贾全先是不信,召来面试,无不啧啧称奇,跟从同乡进士侯安国学习《春秋》“了其大义”,在州县参加童生试、乡试都考第一,哄动民间乡里,被称为“神童”。十二岁与文天祥一同参加宝佑四年丙辰(1256年)科进士考试。文天祥中状元,蔡蒙吉进士及第授迪功郎。再次参加铨选复试,又中第一,“加三资,授从政郎,韶州司户兼司法,未之任而丁世变”(《嘉应州志·乡贤传》)。1259年在程乡县治所立童魁坊(见《嘉应州志,坊表》)。蔡蒙吉十二岁考中进士,从朝廷到民间,当然是神童创造的科举奇例,因此州县立牌坊纪念。 他虽然少年得志,金榜题名,平步青云,朝野传奇。但可惜生逢乱世,遇到元蒙侵略大军打到了他的家乡,享受诰封官职却没有到任。
三、抗元壮烈捐躯 南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大举南侵,南宋朝廷危在旦夕,皇帝下诏四方勤王救难。此时正是“国危思良将,板荡识忠臣”之秋。知州汤执****举荐蔡蒙吉为梅州签书,义军军马统督。他临危受命,勇担重任。一方面大量征召客家青年踊跃参军,效忠宋朝,保家卫国。一方面变卖家资田产,凑集兵饷,安排抵敌。他统领六千多义军把守梅州各个关隘,狙击入侵元军,铁肩担起守土大义。1276年元蒙战将易正大率大军围梅州,虽然兵力悬殊,但蒙吉临危不惧,激战一个多月。终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城破被执。易正大率兵赴潮州,羁押蔡蒙吉于兴宁,部将陈一元爱惜蔡蒙吉之才干,多次诱之以高官厚禄,屡屡威胁以严刑酷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蒙吉更显高风亮节,多次痛骂陈一元,誓死如归,大义凛然地说:“我家世世为宋臣,只知尽忠报国罢了,怎么会投降元蒙之奴苟且偷生呢?”陈一元恼羞成怒,杀害了蔡蒙吉。暴尸三日,蔡蒙吉面不改色,凛然如生。陈一元很惊异,叫部下埋葬了蔡蒙吉。 蔡蒙吉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用鲜血和生命实践舍生取义的儒家人生价值观,塑造了“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千古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正气高歌!
四、文天祥代表朝廷褒祭题表 丙 曰 曰 丙 蔡蒙吉在梅州坚守的岁月里,文天祥于1276年正月十九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当时元军统帅伯颜兵围临安(杭州),南宋王朝抵抗、迁都都来不及。文天祥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元营,“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被扣留不还。经九死一生,谱写《指南录》,逃回温州,任右丞相兼枢蜜使,都督各路军马,与元军作战。景炎元年(1277年)三月,文天祥率大军恢复梅州,知道志同道合的同科进士蔡蒙吉壮烈殉城。奏请宋帝,宋帝派文天祥御葬祭墓。祭文说: “嗟乎蔡公,振纲扶纪。殉难捐躯,匹忠贯义,垂格离离。公之精神,无往不在,在天地为神祗,在山川为社稷,在郡邑为乡贤,春秋二祭,庙食万年。噫!公之生也,名垂竹帛,公之死也,重若泰山。允为朝廷仕者之模范,宗族后裔之仪型”。
赐圣旨金牌,谥号承节(又曰忠节),文丞相亲题碑匾,“忠孝乡贤”,并题其祠匾额,“忠孝廉节”。州治门首建三代进士德泽坊。在原籍松源祖祠对面燕洋湖复建“蒙吉书院”培养人才。 蔡蒙吉和文天祥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俩处于共同的时代,同受儒家文化滋养,又是同科状元、进士,共同进行保宋卫国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同是被俘,誓死不降,同是捐躯壮烈殉国,同是著名诗人,只是蔡蒙吉先文天祥两年牺牲。从文天祥的祭文,题词也可见他深引蔡蒙吉为同志,为前驱,为典范。文天祥后来舍身成仁,可以说他是先受到蔡蒙吉壮烈事迹的启示,我们完全可以说:蔡蒙吉是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 除了文天祥代表朝廷祭葬题表之外,梅州地方人民先后于松口镇为外地人在梅州建功立业的七位先贤立七贤祠(刘安世、文天祥、张九龄、狄青、韩昌黎、程文、蔡蒙吉)祀奉,后人“睹庙貌之联云,忠光之贯日,低回之不忍去”。并单立蔡蒙吉纪念碑、纪念馆。可见在人民心目中,蔡蒙吉早与文天祥等六贤一视同仁,特别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当地武生卢某侵占蔡蒙吉坟墓之地。知州王吉人亲自折服卢某,判决修墓,撰文祭墓,祭文说:“文公祭葬、忠烈同情。永馨俎豆、万古徽声。”题庙匾额“千秋伦表”,还亲撰《蔡蒙吉墓志铭》刻石。 虽然如此,比起文天祥、韩昌黎等,蔡蒙吉仅流传民间,全国范围知之不多!同是为国家、为人民、为正义而死的人,同是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我们完全应当像宣传文天祥一样,可以借助一切宣传手段来宣传学习蔡蒙吉忠贯日月、义振古今的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
五、群谱对蒙吉公情况的记载和认识 对于蒙吉公,贵州、云南、河南、广东民间谱册都有记录,下面将所见群谱关于蒙吉公生前身后情况列表对照如下:
群谱关于蒙吉公生前身后情况记载对照表 谱本出处 谱名 公之所出 公之妣 公之子 嗣孙情况 后人置业地点 备注 威宁城 《蔡氏姓源》
①清光绪贡生秉章抄 父:永玉 未记 恩富(随公亡)、恩贵、恩荣、恩华、恩显 恩荣子:佑生、佑育、佑发、佑臣。 佑臣子:福裕、福益(谦)、福丰 河南柳州金凤山 荣、华二公七子二十二孙,蒙吉公之四世福字派十五支,五世禄字派八十六支起义反元,后参加征南进驻滇、黔、川 曲靖城 《蔡姓本宗支派序》
②民国九年抄 福粤公九代孙 周氏 李氏 周氏生:恩福、恩禄 李氏生:恩寿、恩喜、恩棋 公之后捐家作饷,率族从征,助明开国,得一等公爵 河南柳州五代同居 护国公蔡谦奉诏平蛮。子孙九房三十七支 昭通鲁甸 《蔡氏宗谱》
③清同治前抄 龙公十四代孙
寿先(随亡贼手)、喜先、福先、禄先、德先 福先(邹氏)生泽高、泽厚、泽远、泽深。禄先(刘氏)生泽长、泽普、泽周、泽培、泽林 吉先住太和县,福先迁河南柳州,禄先迁应天府,德先迁吉水县。 福公四子十二孙,福公→泽厚→光奎、光斗、光壁→谟、谦、彝平蛮。禄公五子十七孙,随堂兄谟平蛮。禄公→泽普→光儒→确公入乌撒 上海图书馆 《济阳通谱》
④即《河南始祖蔡氏各省开派通谱》清同治五年刻印 福粤公五代孙,祖若霖,父定夫,三代进士 邓氏 李氏 喜公:蒙吉公之四子也,岁进士。选琼州府教谕,妣林氏 其他三子未记录 喜公:广东东莞官仓 谱十八页载:福粤→星兴→寿传→若霖→定夫→蒙吉→喜公 广东梅州 《福粤公世系图》
⑤(2006年蔡氏宗祠网) 定夫妣袁氏 邓氏 李氏 伯庆(钟氏)、伯喜(林氏)、伯儒(邱氏)、伯业(邓氏) 伯喜公生显益(赖氏)、荣益(饶氏)、富益(钟氏)、贵益(熊氏)梅州松源贵益迁潮州澄海 。
根据群谱所记载对照分析可以作出以下认识和判断:
一、蒙吉公乃福粤公之五代孙。他的子孙遵依母训,不仕于元,待机报仇雪恨。迁河南柳州的福先公后裔和迁应天府的禄先公后裔,都共同经受了元末起义反元助明开国和明初调北征南的血与火的考验,实现了报公父之仇的目的。
二、蒙吉公子孙名在上列谱中有不同,是因分支分居后各拟字派,各立谱,各支各谱依字辈命名记录不同所致,曲谱、威谱为“恩”字,原籍是“伯”字,昭谱是“先”字辈,名字中心词“福”、“禄”二字不变,应以福先、禄先为准。蒙吉公之前代系以④、⑤号谱为准,蒙吉公之后代系参考①②本,以③为准(它兼记了谦公确公来源)。
三、元末起兵,洪武平南①、②本记事相近,叙述概要,比照可见,①号本记录反元助明开国和平南后分房留诗,分支割袍为记,详细准确。可知起义反元,助明开国,得享高爵,征南入黔,官居乌撒,分支衍庆是史实,并非攀附名门。
四、谦公、谟公、彝公首义起兵之地应为河南柳州,谦公洪武初年在南京得封护国公一等公爵(一品),诰封碑题建威将军(一品)安远侯,不诬也。确公等亲支起义地点昭谱记为应天府(南京)。后封镇国将军(从二品),乌撒卫指挥是实。“籍传东鲁,无惭伐阅名门”,似是指蔡国哀侯之子熙聘鲁之后乃至济阳望族,山东是谦、确二公祖籍,不是籍贯。“派衍南京,本属簪缨世胄”可从三代进士为官以及定鼎南京时封护国公,又从南京转战征南入黔任显职理解。
五、蒙吉公后裔分布 蒙吉公的子孙及其后裔,前列表中已有所反映,但限于栏目,不便详尽。着眼于祖国大西南以及其它地区宗亲抱本溯源,联宗睦族,续修家谱,有必要把谱本所载分省抄录,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推详考证。
1、贵州省
表列①号谱记:福益(官名谦)之子文公,爵列指挥,营驻贵州黔西洪江后迁鸭溪寨;福益(谦)公子武公爵列指挥,营驻遵义北坪;福裕(官名毅)之子纲公,爵列指挥营驻桐梓阳九台;常公,爵列指挥,营驻贵阳兴义;福丰(官名厚)之子龙公,爵列指挥,营驻安顺金筑坝改蔡家坝,承荫父爵镇边将军;虎公爵列指挥营驻仁怀龙井坝改蔡家屯;彪公爵列指挥,营驻××阵亡,长子崇隆承荫;豹:爵列指挥,营驻毕节蔡官屯;熊:爵列指挥,营驻大定杉树坪;福裕公后伦,爵列指挥,营驻修文阵亡;纲公三子崇周过继承荫;福开公后智,爵列指挥营驻定筑阵亡,龙公次子崇德过继承荫。
表②号谱记:“蒙吉公周,李二孺人生五子。恩福、恩禄系周氏祖妣所生。自公阵亡之后,迁回河南柳州,勤理农商,五代同居,以公仇为重。及洪武起兵,公后捐家作饷,率族从征,联络戚谊十二族,助明开国,屡建大功,至明朝定鼎后,得一等公爵,逮洪武三年,黔夷犯边,护国公蔡谦奉诏平蛮,前后数载即八年而平定。谦公子孙九房三十七支,分驻川黔与及古滇之大理,各拟宗派,年远莫考”(此可作黔、滇、川参考)。还记载:“先公国亮,举家迁黔,避乱卜居于水城县南之归集蔡家寨。”
表列③号谱记载:“福公四子十二孙之后,于明太祖二年,泽厚之孙光之子名谟、名谦、名彝三人由义军立功,得封官爵。奉诏平蛮之后,乐享高位厚禄,镇抚黔滇”。“禄公五子十七孙之后,于洪武年间已随堂兄谟公平蛮立功之后,均享官爵,镇抚黔省各属:贵筑离城四十里吴家村改蔡家村系泽长之孙光义之子蔡彪。安顺隔城十五里金筑坝改蔡家坝系泽增之孙光远之子蔡瑞。兴义离城廿里傅家湾改蔡家湾系泽林之孙光海之子蔡顺。水城离城十里沙家坪改蔡家坪系泽普之孙光贤之子蔡凤。威宁离城五十里管家坡改蔡家城系泽普之孙光儒之子蔡确。毕节离城廿十五里何家村改蔡家村系泽周之孙光位之子蔡雄。大定离城三十里王家寨改蔡家寨系泽长之子光孝之子蔡麟。黔西离城四十里龙家渡改蔡家渡系泽培之孙光荣之子蔡文。修文离城六十里养龙司改蔡家堡系泽长之孙光廉之子蔡龙。仁怀离城七十里何家村改蔡家村系泽普之孙光英之子蔡虎。遵义离城五里蔡家坝系泽长之孙光孝之子蔡武。息烽离城五十里清寂寨改蔡家寨系泽林之孙光湖之子蔡纲。桐梓离城四十里扬九台改蔡家台系泽周之孙光位之子蔡祥。以上十三房均属应天府一派。惟威宁之确公官列指挥,镇抚乌撒。”
2、云南省
表列①号谱:“云南大理始祖福寿公为平蛮将军,封定国公”。寿公后鹤,爵列指挥,随沐国公入滇营驻云南大理,袭父职平蛮将军。②号谱已如前引。③号谱:“平蛮将军蔡漠镇守云南省垣,后昌迤西附近州县”。
3、四川省
表列①号谱记载:“四川重庆始祖福裕公为镇边将军,封定国公。”开公后仁公,爵列指挥营驻綦江蒲渡河四川界。②号本③本均末记四川省之后裔。
4、江西省
表列②号本(曲靖谱)记:“惟恩寿、恩喜、恩棋系李氏祖妣所生,寿公陈亡,曾氏无嗣,禄公之三子天佑过继承祧,住南昌府之新津县南反鹿村”。“喜、棋住太和县鹅掌丘,喜公三子十二孙,棋公五子二十八孙,均以耕读起家,播迁于吉安府与连属之吉水县,各属族盛”。棋公之四代孙,翱公置业于丰城,鳌公置业于南昌五里坡。还记载:翱公之子名光王、乐善好施、修桥于玉带河。“三房念虞与七房念齐均住南昌本城地界,其后相继出省者,亦无从考”。“凤翱、凤鳌二公修建宗祠于丰城县。”后传宗族二十字:“大德庆昌朝,开宗启文明,仲世蒙光泽,福禄同天高。”“自天壁公兴于嘉靖三年,辞河南省汝道尹事因老奉旨回籍,仍住玉带河朝阳庄。” 广东省、福建省已见前表所列,此不赘述。
表列4号《河南始祖蔡氏开派各省通谱》即著名的《济阳通谱》,把福粤公以及蒙吉公衔接于建阳元定公后裔,通过我们和广东梅州福粤公族谱主编蔡剑明等多方考证。认定错接。应归属于蔡襄公之后。将民间谱本和地方志参阅,蒙吉公出仕、牺牲、葬地应以乾隆《嘉应州志》记载为准。为何出现①号谱③号谱所记凤翔府泰和县或南昌凤翔与广东梅州之异呢?经查:一是元朝时期广东大部属江西所辖,治所在南昌;二是《嘉应州志·乡贤传·蔡蒙吉》中“未之任而丁世变”一句说明蒙吉公少年考中进士,诰封任职地点是江西,但遭遇元蒙入侵而未到任,后在梅州抵抗侵略,保家卫国,壮烈牺牲。昭、威二谱只按文件挡案或传说记录,所以形成江西和广东两种记载。
表列①、②、③号谱,主体骨架相同,支节侧重各异,既不是一个模式的复写,也不是毫无关系。可以互相参照、互补分析,是族史的重要史料,综合起来看,我族入黔滇的清楚世系:蒙吉公之子福先公迁河南柳州、孙泽厚,曾孙光奎光斗、光壁,玄孙:谟、谦(福益)、彝征南入黔,谦公墓在乌撒(今威宁),后裔主要在贵州云南。蒙吉公之子禄先公迁应天府,孙泽普,曾孙光儒、玄孙确公亦参加征南、任职指挥,驻居乌撒,后裔蔓延黔滇。光绪三十年(1904年),蔡标、蔡正坤等在威宁盐仓立诰封碑、将谦、确二公并列为入黔滇始祖。今正本清源,二公同为蒙吉公玄孙。 从蒙吉公1245年9月11日出生到今2007年,已经历762周年。广东梅州曾举行过纪念民族英雄蔡蒙吉诞生七百六十年纪念活动,《儒林门第》2006年6期37页曾发表《遗落民间的英雄——蔡蒙古》,这都极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蔡氏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应进一步研究蔡蒙吉,可以考虑联络各省后裔成立蔡蒙吉研究会,号召并支持有关电视片专家撰写《梅江月》式的电视剧,收集出版蔡蒙吉专刊,大力宣传弘扬他岳飞式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的高风亮节。为团结全国各地蒙吉公宗亲,建设和谐家族以推进建设和谐社会,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07年6月于威宁
联系电话:0857—6226585??0857—6227439)
附参考书目:
1、明嘉靖二十年薛乔《程乡县志》;
2、乾隆十五年镌《嘉应州志》;
3、上海图书馆藏5209号《济阳堂蔡氏族谱》收集宋中书舍人彭龟年撰《福粤公传》,宋德佑元年陆秀夫撰《若霖公传》,嗣孙克宏撰《蒙吉公行实》康熙二十四年知州王吉人撰《蒙吉公墓誌铭》。
4、上海图书馆藏同治五年刻《济阳通谱》;
5、贵州省威宁县城存《蔡氏姓源》;
6、云南省曲靖市存《蔡氏本宗支派序》;
7、云南省昭通市存《蔡氏宗谱》;
8、闽粤赣蔡氏福粤公宗亲联谊会主办蔡氏宗祠网《客家名人录·蔡蒙吉》;
9、福建武平赤岗高悟世系(肇贻堂《蔡氏族谱》);
10、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李学勤主编《中华姓氏谱·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