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陵园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锦岭山,1961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出生于仙游枫亭。十九岁中进士,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秘书丞,福州、泉州知府,端明殿学士。1196年宋孝宗赐谥“忠惠”。任职期间,为民谋利,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专著《荔枝谱》,著《茶录》,倡建泉州洛阳桥。他为官37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以民为本,政绩卓著,博学多才。是历史上备受后人推崇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陵园由主体墓、石仪门、端明楼、前仪门、四垂亭、石望柱、碑廊石刻和仿古石雕组成。碑廊的154块碑文镌刻蔡襄诗文书法手迹及历代名人赞誉文章,有楷、行、草、隶等各种书法,全长134米。蔡襄陵园是集园林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端明楼底层正厅中立有青铜色的蔡襄塑像,左边悬挂宋代朱熹题写赞颂蔡襄的文词:“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右边是枫亭历代进士表;二层为蔡襄的《荔枝谱》、《茶录》、《四贤一不肖》以及历代名人赞誉蔡襄“忠国惠民”、“勤政廉洁”的诗文条幅。
2005年初,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予蔡襄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仙游县纪委、监察局授予廉政文化建设基地。成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播廉政文化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年都有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前来授受教育,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聚集于此,研讨蔡襄文化,并有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