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古宅村居 > 内容 

福建南安蔡氏古民居的神奇魅力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2/9/29

   “国宝级”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蔡氏古民居神奇在哪?昨日,记者前往蔡氏古民居,感受这座闽南“小故宫”的神奇魅力。

   传说添神秘色彩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镇漳里村一个叫“漳州寮”的地方。管理处蔡宗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说。清朝中期,有一天,泉州知府微服出巡,来到此处,见处处是茅棚,没一处好房子,但是农民个个辛勤劳作,就问他们:“这里是什么好地方?”一个农民答到:“将就寮(闽南语)。”

   “将就寮?”知府竟不知道他所管辖的范围内有这么一个地名,于是问:“怎么说?”一个青年农民答道:“我们这里的居住条件差,没有房屋,搭个茅棚将就,乡亲们便把村子取名‘将就寮’,先将就过日子,日后发达,再建华丽大厝。”

   知府听了,非常赞赏:“农民也该有此大志。我就给你们起一个雅致的名字吧,取谐音叫‘漳州寮’吧!”

   于是“漳州寮”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而那个与知府说话的青年就是蔡树清,也就是蔡资深的父亲,蔡氏古民居的建设先驱。

   40年造闽南“小故宫”

   蔡树清后来到菲律宾经商致富,清同治六年(1867年)回到村里,在“漳州寮”兴建豪宅,建启昌厝、攸楫厝等房屋。其后,其子蔡资深继承父业,相继建大厝,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历时40多年建成了集各种建筑特色为一体的闽南“小故宫”。现存较完整的宅第共16座,总建筑面积有40多亩,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

   置身古民居中,就恍如身处一座古色古香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这个建筑群有大小房间近400间,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座座房屋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石雕。

   从远处看,蔡氏古民居就像一把琵琶,一头大一头小,石埕上石板之间缝隙就像琵琶乐弦。

   体现高超建筑技艺

   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小川说,蔡氏古民居是现存和已消失的闽南文化的见证。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折射的是闽南成熟高超的建筑技艺。而其聚族而居的建筑形态,更是现代建筑所没有的。

   蔡氏古民居的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料,经泥水工横、竖倒砌筑,白灰砖缝黏合成红白线条优美的拼花图案,色彩异常强烈,形成独具闽南特色且极富文化内涵的“红砖文化”。

·上一篇:浙江金华东阳蔡宅古村 ·下一篇:蔡屋围:广东省古村落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