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科学家,其嫡孙蔡伸秉承祖风,为官勤政爱民,为人刚正不阿,且在文学艺术上均有建树。
蔡伸,字伸道,别号友古居士,生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仙游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东宅村)人。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出任潍州北海县令,旋任徐州通判。时值金兵南侵,国家危难,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南宋高宗皇帝)开大元帅府,蔡伸毅然投入军门任幕僚。后来,又先后调任楚州、饶州等地通判。
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被金兵攻破,宋徽宗、钦宗父子被掳北上。宋廷退居长江南岸,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王朝,蔡伸随之南渡,任真州通判,为官勤政爱民。例如真州城内发生火灾,百姓无家可归,露宿荒郊雪野,饥寒交迫。他不仅亲为灾民安置住宿,而且不顾守仓官阻挠,决意开仓放粮赈济,凛然斥之:“此国家所以备非常也,如得咎,请独当之。”事后上司获知,非但不责备加罪,反而委以重用,奏请朝廷擢其任滁州知州。绍兴九年(1139年),蔡伸调任徐州知州,继而改任德安府。
当时,把持朝政的奸相秦桧,早年与蔡伸为太学同窗,后又为同科进士,可谓亲上加亲。秦桧特地来拜访他,话叙同窗同年之谊,意欲拉拢重用。蔡伸鄙夷其奸诈卖国,不屑与其为伍、冷淡拒之。秦桧恼羞成怒,遂以赵鼎党之罪,将他贬为浙东安抚司参议官,提举台州崇道观。后因治政有方,政绩突出,蔡伸获朝廷起用,累官至户部尚书、左中大夫。
蔡伸出身书香名门,年少就有文名,擅书法,意蕴颇有祖父蔡襄遗风。他还是南宋著名词人,词作语言精炼,铺叙生动,早期词风似柳永,清新淡雅,后期格调似苏轼,雄爽悲凉,留有《友古居士词》卷,《全宋词》亦收录其不少佳作。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蔡伸因病辞世,终年69岁。 留 晖
不畏权势的蔡伸
蔡伸(1088—1156年),字伸道,连江里卧牛山青泽亭(今仙游枫亭九社村)人,是蔡襄季子蔡曼之子。他与兄蔡仙、蔡佃幼时同入太学就读,成绩斐然,名闻京华,号称“三蔡”。宋政和五年(1115年)登进士第。先后任徐州、楚州、饶州、真州通判。
蔡伸办事精明能干,且能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在徐州任职时,有一禁卒图谋不轨,纠集儿名小卒准备在午夜举火烧焚衙署,消息泄露,蔡伸获悉后,缜密布控。叛卒不能按时作案延缓至黎明,被全部就擒归案。这样制止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蔡伸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等市县)时,一次城池失火,民房店舍化为焦土,庶民无家可归,露宿雪野,灾民无粮充饥,苦不堪言。蔡伸亲临灾区、安置灾民住宿,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当时守仓者对他说:“这是国家储备的粮食,须到非常时期才能动用,若未经朝廷许可不能动用,倘若擅自动用,上司得知会怪罪于我,受到惩处。”蔡伸说:“国库储粮用于防备应急,如今灾民急需用粮,以解燃眉之急,否则会闹出人命来,如果因开仓救灾受到朝廷怪罪,责任由我一人承担。”他断然开仓,赈济灾民,既安定了灾民的情绪,又稳定社会秩序,两全其美,后圣上不但不怪罪,反而大加赞赏他治政有方,先后擢升他为徐州(今江苏西北部)、德州(今山东西北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和州(今安微和县、含山等地)等四州知府。
蔡伸和秦桧早年是太学同窗学友,又是同科进士,后蔡伸与赵鼎党多年相处,觉察秦桧是个诌媚奸滑的人。秦桧当了宰相后,有一天要登门造访蔡伸,共叙同学和年兄的情谊,欲拉拢他同流合污。蔡伸诿说有事不予接待,因而得罪秦桧,被谪贬为浙东安抚司参议官。任期满后,才提举台州崇道观。
宋建炎至绍兴年间(1127一1131年),蔡伸任间辖区内盗贼蜂起作乱、弄得人心仓皇,民不聊生。蔡伸叹曰:“王室多故,国步方蹇、中原尚未收复,我岂能以书生余枝,领取朝廷俸银,而无视国家安危。”他闻戚方既降而又反叛,就单骑直至麾—下,劝说招抚,从而使边陲州民得以安息,稳定了朝政和社会秩序,居功不小。他官累户部尚书、左中大夫,逝后被迫赠特进(文散官之第二阶,相当于正二品),墓葬在慈孝里(今园庄镇)紫帽山。
蔡伸自号友古居士,著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其子蔡 以父荫、授将仕郎,历官尚书徽猷阁学士。
|